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刑事辩护百科>刑事诉讼百科 > 立案标准
立案标准

立案标准

司法实践中,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犯罪嫌疑人涉嫌了违法犯罪行为就会被立案侦查,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只有满足了公安机关的立案标准才会被追查。下面律图小编为大家介绍了不同类型犯罪的立案标准,供大家参考。

2023.09.16 14669人阅读
1

非法拘禁罪立案标准

非法拘禁罪是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非法拘禁的行为极容易造成被害人的人身和精神上的损害,所有我们的刑法中对于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现在将在下面的文章中为您做详细的介绍。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

2、3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

查看全文 >>
2

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

根据法律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那么法院对于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具体规定也有所不同。下面就让律图小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274条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对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规定如下:

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

2、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 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2000年5月18日起施行。

......

查看全文 >>
3

诽谤罪立案标准

诽谤罪属于亲告罪,也就是说只有受害人亲自到法院进行告诉的,法院才会进行审理。此时,我们需要知道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否则的话就容易误告,浪费司法资源。在下文中为你介绍诽谤罪立案标准的有关知识。

《解释》明确了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即“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七种情形: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的;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两高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

查看全文 >>
4

盗窃罪立案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很多时候是以非法所得的财产数额为依据的,此时达到了数额较大标准的,就可以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那到底盗窃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呢?

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 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

查看全文 >>
5

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

寻衅滋事是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构成寻衅滋事罪,公安机关就会立案进行侦查。那你知道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是怎样的吗,该罪是如何进行认定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七条[寻衅滋事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查看全文 >>
6

侵占罪立案标准

严格来讲侵占罪属于自然人的犯罪,而在就有侵占行为的时候,还要求必须要到达了法律规定的个人侵占罪立案标准后,才能以此罪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大家知道侵占罪立案标准是多少吗?

一、个人侵占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侵占罪的起点数额是指构成侵占罪所需行为对象的最低价值,它是侵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由违法向犯罪过渡的分界点。依刑法第270 条的规定,侵占罪需侵占数额较大的财物方可构成。

司法解释标准1万,部分地方立案标准5千。

查看全文 >>

立案标准相关百科

  • 证人出庭作证

    证人出庭作证

    打官司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的话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因此如果有证人的情况下,当事人往往会选择申请证人出庭作证,这个时候就需要递交证人出庭作证申请…

    2023.09.22 10571人阅读
  • 刑事案件流程

    刑事案件流程

    我们都知道,一旦发生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就会立案进行侦查,然后收集好证据后移送人民检察院,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刑事案件流程。下面律图小编将…

    2023.09.21 86928人阅读
  • 刑诉法司法解释

    刑诉法司法解释

    今天小编为您介绍刑诉法司法解释有关知识,那么最高法刑诉法司法解释死刑复核最新规定,刑诉法司法解释管辖最新规定,以及最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

    2023.09.21 5155人阅读

立案标准相关咨询

咨询一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程序有哪些不同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在程序上较为简便,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在程序上较为复杂。 有限责任公司只能采取发起设立的方式,由全体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可采取发起设立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募集设立的方式。 发起设立:又称“同时设立”、“单纯设立”等,是指公司的全部股份或首期发行的股份由发起人自行认购而设立公司的方式。 募集设立:又称“渐次设立”或“复杂设立”,是指发起人只认购公司股份或首期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对外募集而设立公司的方式。募集设立既可以是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设立,也可以是不发行股票而只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进行募集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不可以进行募集设立。募集设立时,发起人认购的股份在公司股本总数中应占规定的比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七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两种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在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中,发起人必须认足公司发行的全部股份,社会公众不参加股份认购。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

合同有纠纷要怎么才立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依照法律规定。 解析: 1、首先要准备起诉状,各项证据材料,包括合同及证明对方违约事实的证据。 2、各项材料准备好以后,到管辖地法院立案厅立案就行了。 3、立案后法院程序如下:立案-庭前调解-庭审(开庭、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最后陈述、休庭)-领取判决-申请执行。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第一百四十五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想了解一下合同纠纷如何确定立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依照法律规定。 解析: 1、首先要准备起诉状,各项证据材料,包括合同及证明对方违约事实的证据。 2、各项材料准备好以后,到管辖地法院立案厅立案就行了。 3、立案后法院程序如下:立案-庭前调解-庭审(开庭、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最后陈述、休庭)-领取判决-申请执行。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民法典规定的门面合同纠纷怎么立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法院审查后立案。 解析: 法院立案如下: 1、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诉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 2、人民法院审查立案中,发现原告或者自诉人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限期补充证据,并将通知补证情况记录在案,收到诉状的时间,从当事人补交有关证据材料之日起开始计算。 3、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和有关证据,应当进行登记,并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出具收据。收据中应当注明证据名称、原件或复制件、收到时间、份数和页数,复制件必须与原件核对无异后,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原告、自诉人也应当签名或盖章,收据归入卷宗。对于不予立案或者原告、自诉人在立案前撤回起诉的,应当将起诉材料退还,并由当事人签收。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最新法律规定诈骗罪立案能转民事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能。 解析: 诈骗罪立案后还有转为民事的可能性(不过这个可能性很小),因为是不同的司法机关对案件认定不同,最后以法院判决为准。 被骗后,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认为涉嫌诈骗罪就立案,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对案件审查,也认为涉嫌诈骗罪,应当向法院提起公诉,最后法院审判,如果法院认定构成诈骗罪,就定罪量刑,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