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损害赔偿百科>人身侵权百科 > 侵犯肖像权
侵犯肖像权

侵犯肖像权

侵犯肖像权是指在没有阻却违法事由情况下,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有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那么就会根据具体的情节追究其法律责任。下面,律图为您详细解答侵犯肖像权的知识。

2023.09.03 434885人阅读
1

怎么样才算侵害肖像权

侵犯他人肖像权主要是侵犯了他人的一些权利,具体包括:

(一)侵害肖像制作专有权

就摄影而言,即通过照相将自然人外貌形象固定在一胶片、相纸或其他物质载体上,使自然人的形象转化为肖像的全部过程。

肖像制作专有权内容包括:

一是肖像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他人、社会的需要,自己有权决定自我制作肖像或由他人制作自己的肖像,他人均不得干涉;

……

(二)侵害肖像使用专有权

肖像一旦固定的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制作出来),使独立于世,可以为人们所支配、利用。尽管肖像的利用价值有普遍的意义,但享有使用专有权的只能是肖像权人。其基本内容是:

……

查看全文 >>
2

被侵犯肖像权怎么办

根据规定: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赔偿损失。因此,如肖像权受到侵 害,公民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强制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

查看全文 >>
3

侵犯肖像权的认定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

一是未经本人同意;

二是以营利为目的。

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主要是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

……

查看全文 >>
4

侵犯肖像权是犯法吗

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是一种民事责任,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

查看全文 >>
5

侵犯肖像权赔偿多少钱

法律没有规定侵犯肖像权赔偿金额的具体金额。一般根据被侵权人的具体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具体利益进行赔偿,对被侵权人造成巨大身心伤害的,还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我国侵犯肖像权的责任主要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道歉和赔偿损失。其中,停止侵权,消除影响,道歉为非财产责任,赔偿损失为财产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6

照相馆侵犯肖像权找谁处理

侵犯肖像权当事人可以自力制止,例如请求交出所拍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协商不成,应当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依法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侵犯肖像权相关百科

  • 过错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原则

    我国侵权法的三大原则主要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以及无过错责任原则,而其中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范围是最广的,那么到底什么是过错推定原则呢…

    2023.09.21 134089人阅读
  • 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又称死亡补偿费,是死者因他人致害死亡后由加害人给其近亲属所造成的物质性收入损失的一种补偿。那么,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怎样的?…

    2023.09.21 1217205人阅读
  • 过错推定

    过错推定

    过错推定在侵权法上是非常常见的,主要是指侵权人如果不能证明自己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法院就会推定侵权人具有过错的一种情形。为了帮助大家加深…

    2023.09.20 97202人阅读

侵犯肖像权相关咨询

我想请教一下犯罪未遂怎样量刑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1、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首先,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三,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 2、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轻伤害案件、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犯罪未遂的案件以及被诱骗或者被教唆实施的犯罪案件等,情节轻微,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当事人双方自愿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并切实履行,符合《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在当代的社会,我们国家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员,他们在进行犯罪的时候,由于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犯罪的结果没有发生,这就是属于犯罪未遂的情况,由于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相对既遂犯来说是比较轻微的,所以在处罚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减轻处罚。

请问一下诈骗罪共犯要赔偿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要。 解析: 诈骗罪共犯要赔偿。应当由犯罪的双方共同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根据刑法规定,由于共同诈骗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会对诈骗罪的违法所得进行收缴,收缴的违法所得属于受害人的,会进行退赔,如果收缴的违法所得不足以赔偿损失的,被害人可以要求诈骗分子进行赔偿。如果属于共同犯,都需要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咨询一下员工账目混乱算职务侵占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不算。 解析: 员工账目混乱、小公司报销混乱并不是侵占本单位财物,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员工账目混乱并不是非法占有公司的财务,所以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请问一下侵占集体财产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区分两种情形。 解析: 处理方式区分以下两种情形: 1、还未构成职务侵占罪 第一,侵占集体资产的应当返还原物,不能返还原物的,应当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机构、监事机构的组成人员损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的,应当赔偿损失;乡镇人民政府视情节轻重可以给予相关责任人员警告、通报批评,建议扣减薪酬、暂停职务或者予以罢免;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机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离任时,不按规定期限移交公章、文件、合同、会计账簿等资料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构成职务侵占罪 第一,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在数额巨大上,把十万万元作为数额巨大的起点,而且各地区不同,具体的数额还会有差异。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规定诈骗罪要求犯罪故意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要求。 解析: 诈骗罪要求犯罪故意。诈骗罪属于故意犯罪,并且还是直接故意,要求要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才行。 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所以,诈骗犯罪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故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4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损害赔偿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