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交通肇事精选解答 > 肋骨断两根是轻伤吗

肋骨断两根是轻伤吗

时间:2024.02.27 标签: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 阅读:1021人
律师解析:
1、交通肇事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五年。如果犯此罪,诉讼时效是十年;
2、如果可能被判处的判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诉讼时效是十五年。
3、根据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而交通肇事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七年以上,所以追诉时效为10年。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

1、交通肇事刑事诉讼时效一般是五年。如果犯此罪,诉讼时效是十年;2、如果可能被判处的判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诉讼时效是十五年。3、根据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

1、交通肇事无责任方的索赔方式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起诉要求赔偿,向立案庭递交诉状;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进行排期开庭;进行开庭审理,依法作出赔偿的相......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肇事者不承认且无证据,应如何解决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被告方在交通事故后逃逸被寻获仍否认过错。警方将依据被撞车辆和现场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如确证被告方涉嫌犯罪,将追究刑责;若仅是轻微行政违规,将按规定进行行政处罚。

    浏览量:1014 2024-06-10
  • 主动备案是否可以视为逃逸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主动进行车辆备案不属于逃逸行为。逃逸是交通事故后的法律定义,指当事人明知车祸事实,为逃避责任故意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违法行为。满足法定条件后,将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行。

    浏览量:1386 2024-06-10
  • 刮车逃逸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对于轻微刮擦后逃逸但无严重后果的交通事故,驾驶员负主要以上责任,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处罚包括200-2000元罚款、15天以内拘留,驾照扣12分。

    浏览量:1381 2024-06-10
  • 肇事逃逸要怎么处罚

    徐宁律师

    肇事逃逸没有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责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逃逸情节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上有期徒刑。

    播放量:836 2022-06-07
  • 非驾驶员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徐宁律师

    一般而言,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驾驶员,但是非驾驶员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如负监管义务的车辆承包人安排、放任、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或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播放量:697 2022-06-07
  • 肇事逃逸一定会构成犯罪吗

    徐宁律师

    肇事逃逸没有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责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逃逸情节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上有期徒刑。

    播放量:1350 2022-06-07
纪瑞华律师

陕西华沃律师事务所

纪瑞华律师简介:陕西汉中人,法律硕士,陕西华沃律师事务所主任、执业律师,中华律师协会会员、北京航空法学会会员,陕西省劳动仲裁调解员,汉中电视台嘉宾律师,汉中十佳青年律师。接办全国案件,在当事人中口碑极佳,乐于帮助他人,不负客户为己任,你值得信赖。

立即咨询
  • 交通肇事不救助伤者致其死亡怎么办

    1781人阅读

    在交通事故中,若当事人因疏忽大意未积极救援受伤人员,导致重伤者死亡,可能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轻微,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事故当事人需及时履行救援义务,避免严重后果。

  • 车祸撞人死亡,没拿到赔偿金。 没写谅解书会违法吗

    1059人阅读

    驾车意外致人死亡,需承担法律责任。驾驶员若负主要或全责,涉及交通肇事罪,应受刑事处罚。按我国刑法第133条,责任人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受害者家属谅解与否不影响刑事责任追究。积极赔偿并获谅解书可减轻刑期。若被告人无责任或仅次要责任,则不犯罪,无需牢狱之灾。

  • 交通逃逸和解后还会拘留吗

    1689人阅读

    肇事者与受害人达成和解后,仍需承担拘留处罚,因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无法消除。然而,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和解、肇事者的悔过表现及受害人的宽恕程度,适当减轻赔偿金额或其他相关处罚。

  • 如何判定交通肇事逃逸

    1416人阅读

    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关键在于: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自认为无责任而离开;涉嫌违法驾驶且逃离后返回;送伤者就医未报警且无故离开;提供虚假信息后逃离;逃避或规避调查;否认事故但有证据证明知晓;协商赔偿未果且未留信息强行离开。符合上述情形之一,可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