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保障精选解答 >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请假吗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请假吗

时间:2024.05.12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保障 阅读:1266人
律师解析:
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下,申请人确实具备向雇主申请病假的权利。
然而,这种申请必须基于具体的申请过程以及申请人所提供的相关医院诊断证明文件。
当然,针对申请人的医疗期也存在相应的规定和限制,对于工作年限不满五年的员工,其医疗期为三个月;
而对于工作年限超过五年的员工,其医疗期则为六个月。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普通退休年龄:对于男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60岁;对于女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50岁。这适用于大多数工种。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对于从事特殊工种(如高温、有毒有害、井......

请假工资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里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扣除:1、病假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事......

普通退休年龄:对于男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60岁;对于女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50岁。这适用于大多数工种。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对于从事特殊工种(如高温、有毒有害、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产假期间还有年终奖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女职员依法享有产假期间的年度奖,若被扣发,属非法扣除工资。年度奖是薪酬福利的一部分,产假期间视为提供服务。休产假员工有权向劳动监督部门举报,因为未按约定支付构成工资剥夺和违法扣除。

    浏览量:1035 2024-06-10
  • 请病假未获批准直接休息是否可行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雇员在满足条件之后有权享有病假待遇,但是需要管理层批准。如遇特殊情况,未能获准休假者,可考虑向所属地区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合法投诉。员工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权。

    浏览量:819 2024-06-10
  • 私企员工怀孕产假期间是否有工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持有生育保险的职工在产假期间,薪资由社会保障机构支付。未购买生育保险的,原用人单位需全额支付其之前每月真实、按时结算的薪水,包括基本薪资和其他工资福利。具体执行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浏览量:1053 2024-06-10
  • 单位安排高温室外加班是合法吗

    钟玉琳律师

    单位安排高温天气在室外加班是不合法的。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如果室外气温达到35-37摄氏度的,是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的,所以高温天气在室外劳动加班是不合法的。

    播放量:944 2022-06-07
  •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法人负什么责任

    刘婉芬律师

    民事责任:承担支付员工工资的责任;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会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播放量:687 2022-06-07
  • 公司不批产假如何处理

    1078人阅读

    若贵司未批产假,涉及劳动纠纷。建议先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若无果或和解协议未履行,可寻求调解组织协助。调解不成,可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无果,可诉诸法院。请依法维权,保障自身权益。

  • 身体不适没有医院证明算病假吗

    1078人阅读

    关于身体不适却无医院证明能否请病假,法律虽未强制要求医院证明,但企业为防滥用,常有内部规定。通常,员工需提供:1.医院开具的有效病假证明,需主治医师签字并盖公章;2.正式请假申请书。无证明可能难获批准。

  • 工会经费根据什么申报

    1549人阅读

    当邻居家围墙倒塌,构成安全隐患时,您有权要求邻居清除。若邻居不理会,您可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另外,您也可以向社区或村委会投诉,寻求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 劳务人员发生安全事故,适用劳动法吗

    1182人阅读

    在劳务关系中,雇员工作期间遭受人身伤害,应由接受劳务方按实际情况承担赔偿。若事故由第三者造成,接受劳务方赔偿后可向第三者追偿。若因劳务侵权导致接受劳务方损失并赔偿,有权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方追偿。提供劳务方在工作中因劳务受损,应按双方过错程度分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