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精选解答 > 盗窃罪检察院取保机会大吗

盗窃罪检察院取保机会大吗

时间:2024.05.18 标签: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阅读:869人
律师解析:
关于盗窃罪申请取保候审的可能性大小,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然而,根据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和相关法律规定,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盗窃罪的初犯同样有机会获得取保候审。具体而言,符合下列四个方面条件之一的被告人,就具备了申请取保候审的资格:
1.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单独适用附加刑;
2.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且经公安机关审查后认为取保候审不会对犯罪嫌疑人或其周围环境产生任何社会危害性;
3.如果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者是孕妇或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公安机关也会考虑是否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以避免对其健康状况或家庭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4.在羁押期限即将届满时,案件仍未得到妥善处理,此时公安机关也可能会考虑为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在逮捕令下来后,某些情况下犯罪嫌疑人仍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如果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的刑罚较轻,可以申请取保候......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具体来说,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时,期限一般为十二个月。而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涉及复杂的......

取保候审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申请取保候审;2、审查确认其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3、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做出取保候审的决定;4、确定保证人或者保证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

    彭彦林律师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播放量:943 2022-06-09
  • 取保候审多久必须结案

    覃程律师

    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播放量:361 2022-06-09
  • 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覃程律师

    能。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批捕后也能取保候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播放量:957 2022-06-09
  • 帮信罪家人可以取保吗

    1571人阅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亲属可代为向司法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需提交正式申请书。侦查机关在采取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时,应通知家属。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依法申请取保候审。

  • 刑事案件乙肝可以办理取保吗

    1226人阅读

    1.当事人间存在法律禁止的结婚条件,如直系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2.男女双方均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男需满22岁,女需满20岁。3.双方未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尚未确立。

  • 取保候审消极条件有哪些

    1073人阅读

    对于寻衅滋事致人死亡案例,通常按谋杀或蓄意伤害定罪。谋杀则判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则判3至10年。侵犯他人身体并致死或采用极端残忍手段致人重伤残疾的,将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严厉处罚。

  • 刑事拘留变更取保候审,需要呈请变更强制措施吗

    1443人阅读

    在刑事拘留期间,被告人可通过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将其强制措施转为取保候审。如被告人符合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孕期、哺乳期女性,且不会对社会造成显著风险,可提出取保候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