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犯罪辩护精选解答 > 入室盗窃俩人算团伙吗

入室盗窃俩人算团伙吗

时间:2024.03.01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犯罪辩护 阅读:1326人
律师解答:
不算。
律师解析:
不算。
1、两个人入室盗窃属于共同犯罪,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2、共同犯罪中,一人既遂全部既遂,两人都应当按照盗窃罪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所谓“使用”。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利用伪造的信用卡,骗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故意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

高勇律师
高勇律师
17602178039
咨询我

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2、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胡静律师

    (1)客观行为不同,伪造货币即仿照真币的色彩、图案、形状、原料等制造假币,其中不包含有真币的成分;变造货币即通过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等方式对真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面额增大或张数增加。(2)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伪造货币刑法没有规定数额较大才构成;变造货币则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

    播放量:1454 2023-06-06
  • 聚众斗殴与聚众扰乱社会有什么不同

    杨雷兵律师

    1、犯罪动机不同。聚众斗殴罪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多是为了实现个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而破坏公共秩序。2、情节要求不同。3、二者犯罪方法不同。

    播放量:1491 2022-06-15
  •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吗

    杨少宁律师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对于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贿赂也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

    播放量:1261 2022-06-15
高勇律师

知恒(上海)律师事务所

知恒(上海)律师事务所骆文龙律师团队聚集了一批擅长刑事辩护、刑事合规以及合同纠纷、房产纠纷等民商事案件的精英律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精准的法律服务。团队主任骆文龙律师执业以来,一直深耕刑事辩护、刑事合规领域,办理过大量的经济犯罪、金融犯罪、职务犯罪以及网络犯罪案件,并为多家公司企业提供刑事合规、刑事控告和反舞弊专项法律服务。

咨询该律师
  • 怎么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1984人阅读

    意为当所有者在其财产权益遭到侵害以及其所有权的实施受到阻碍之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权向非法侵犯者提出解除妨碍之诉求。所有者既可向有过错的行为方提出解除妨碍的请求,也能请求人民法院下令由侵权人负起解除妨碍的责任。

  • 违法所得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2009人阅读

    行为人若敲诈勒索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虚假诉讼中法官构成什么责任吗

    1516人阅读

    该规定明确了职业年金经费的承担方式,用人单位承担8%的工资总额,员工承担4%的工资。费用由用人单位从员工薪资中代扣。缴纳基数与基本养老保险一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有权适时调整缴纳比例,具体比率参照地方政府法规计算。

  • 公司员工配合公司出假合同属于犯罪吗

    1366人阅读

    此行为违反法律,涉嫌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在合同签订或履行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财物,涉案金额达立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