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微博被人造谣应该怎么办?

微博被人造谣应该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1695人看过
导读:微博被人造谣应该积极地维护自身的权益,比如说通过诉讼的方式要求追究其民事方面的责任,比如说要求赔偿损失的,当然了,如果说涉及到刑事犯罪的话,也是可以提起自诉的,这是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微博被人造谣应该怎么办?

一、微博被人造谣应该怎么办?

微博被人造谣应该积极地维护自身的权益,比如说提起民事诉讼或者是提起刑事诉讼。《刑法》264条规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从以上条款可以看出在微博上对别人辱骂,造谣,抹黑别人人品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或信息被实际点击浏览转发超过一定的量,应当构成诽谤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网络侵权的规定是什么?

网络侵权,顾名思义,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侵权行为。所谓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网络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在微博上被人造谣,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办法追究其相关的,则是根据转发的次数以及浏览的次数可以确定情节的严重程度,如果说情节特别严重的,将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当中的诽谤罪。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