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犯罪嫌疑人涉嫌欺诈罪判几年?

犯罪嫌疑人涉嫌欺诈罪判几年?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0 · 1614人看过
导读: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处罚。如果涉案的金额巨大或者是情节严重的,将会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如果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犯罪嫌疑人涉嫌欺诈罪判几年?

一、犯罪嫌疑人涉嫌欺诈罪判几年?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法律中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去执行。

二、欺诈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二)客观要件

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涉嫌构成欺诈罪的主要的条件在我国的法律中给出了明确的规定,最主要的是需要当事人存在着明知是犯罪的行为依然为之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对我国的经济秩序和他人的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当事人是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