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0 · 1622人看过
导读:民事诉讼法规定,各级法院审判长发现本院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且需再审时,应提交审判委员会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对地方各级法院及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生效裁判提请再审或指定再审。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可对生效裁判提出再审申请,不影响执行。
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各层次的人民法院总审判官对于本院所作出且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以及调解书若发现确实存在错误,且有必要进行再审时,应将相应事宜提交给审判委员会进行深入审议和决策。

就最高人民法院而言,其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及调解书,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及调解书,如果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瑕疵或错误,则有权提请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或者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再次审理。

详细而言,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任一诉讼参与人都可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提出质疑并向上诉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若针对的是涉及人数众多或由公民实体提起的案件,亦可向原审人民法院提起再审请求。

此外,申请人提出再审请求并不影响判决、裁定的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二、民事诉讼法人身损害赔偿时效

3年,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网站地图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