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订立 > 合同滞纳金是指什么

合同滞纳金是指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7 · 1747人看过
导读:滞纳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设定,是对未按时足额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施加的罚款性质金钱罚责。若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未遵守法定义务,未按时清偿税款,税务机关将责令限期缴纳并自滞纳税款发生日起,每日额外收取滞纳税款总额的万分之五作为滞纳金。
合同滞纳金是指什么

一、合同滞纳金是指什么

滞纳金这一概念,在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被明确设定,特指对于广义上的纳税义务人未能依照先前约定及时足额履行其应尽的纳税义务所施以的一种罚款性质的金钱罚责措施。

如若纳税人未严格遵守法定义务,未能按法定的时间规定及时清偿相应的税款;

或者身为扣缴义务人的相关主体,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解缴已收缴的税款,则需接受税务机关的严肃处理,税务机关除了会依法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未交的税款以外,还将从滞纳税款实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每日额外收取滞纳税款总额的万分之五作为滞纳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二、合同滞纳金一般是多少

在我国法律中,合同滞纳金中不存在的,现在合同法只规定违约金定金、损害赔偿的责任。在合同中约定滞纳金中得不到法律支持的。滞纳金属于早期时银行常用的计算迟延还款责任的方式。

1、法律对滞纳金的数额有具体规定。即对于行政处罚中的滞纳金,最高不超过行政处罚的本金数额。

2、对于民事合同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能超过违约损失数额的30%,超过30%的,即为过分高于所遭受的损失,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合同滞纳金是指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订立相关

  • 445次阅读
  • 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不按期缴纳税费等行为加收的具有补偿性质或者惩罚性质的款项。民事合同中经常错用滞纳金,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民事合同中所谓的滞纳金其实就是违约金,违约金的金额最好不要超过合同价款的30%,否则人民法院通常会认定为过高,不予支持。
    2024-02-28 1207次阅读
  • 2023.03.02 5910次阅读
  • 492次阅读
  •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并且是在真实意思表示下约定的,那么就是合法有效的,合同中的滞纳金其实就是违约金,而且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2024-03-04 1060次阅读
  • 2023.03.10 3673次阅读
  • 429次阅读
  • 在我国法律中,滞纳金不能写进合同。根据法律规定,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迟延履行缴纳法定税费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收取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惩罚性的货币金额,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不能收取滞纳金。但是签订合同的民事主体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定金以及其他损害赔偿责任,以便对方违约时,能够按照约定向对方索赔,维护自身的相关权益。
    2024-02-22 1038次阅读
  • 2023.03.10 1675次阅读
  • 43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订立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订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