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语音解答 > 诉讼仲裁律师语音解答 > 受理范围律师语音解答 > 通过二手手机市场购买的手机能否扣押返还受害人

通过二手手机市场购买的手机能否扣押返还受害人

更新时间: 2021-04-23 10:43:06
律师语音内容:

如果不慎购买赃物手机,会被公安机关没收并退还给受害人,对于购买者,关键看是否知道是赃物,是否比市场交易价格便宜许多,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是违法的;如果不知道是赃物,只会将手机进行没收,一般不会进行处罚。盗赃物一般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一条

【善意取得】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版权声明:对语音解答及内容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点赞+1 分享
相关律师语音解答
相关法律知识更多
  • 为什么恋爱时购买的金镯子要返还,而手机不返还?


    男女恋爱期间一般性的日常交往范畴的财物赠予,视为一般性赠予,分手后通常不得要求退还。在恋爱期期间,基于结婚的目的,给予对方比较贵重的财物或比较大额的转款,因此这种自愿的的赠与行为,视为是附条件的赠与行为,当缔结婚姻目的无法实现时,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这部分是可以要求返还的。

    ......
  • 涉嫌帮信罪出狱手机返还吗


    帮信罪出狱手机是否会返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手机是犯罪工具,就不会返还了,如果手机不是犯罪工具,就会返还,若是依旧不知道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若是依旧不知道涉嫌帮信罪出狱手机返还吗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
  • 购买手机逾期不还手机分期多少钱抓人?


    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数额付款,如果无力支付的到期金额达到手机总价款的1/5,卖方就有权解除买卖合同并要求支付手机使用费,当然,卖方也可以直接起诉要求支付尚欠的全部价款。手机分期不还,或者逾期未还,这并不属于刑事案件,不能用刑事方式进行解决,这个属于民事纠纷。

    ......

相关法律咨询

立即提问
  • 通过二手手机市场购买的手机能否扣押返还受害人

    1、如果不慎购买赃物手机,会被公安机关没收并退还给受害人,对于购买者,关键看是否知道是赃物,是否比市场交易价格便宜许多,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是违法的;如果不知道是赃物,只会将手机进行没收,一般不会进行处罚。盗赃物一般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1)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2)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3)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 如果公安机关不起诉,是否应当将扣押的物品返还给被害人。?

  • 我在商场柜台买了一个样品机,当时会员没告诉我是返修机,只说是样品机,结果手机里有一条在我购买前的维修记录可以调换或要求赔偿吗?

    【法律意见】
    网上购买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法律依据】
    《消费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最新精选解答 最新视频解答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