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是刑法修正案(八)关于对第201条的修订;“初次逃税1亿”,数额达到了追诉标准,但还有逃税比例是否超过10%的问题,超过10%的才追究刑事责任;“被发现后”,分两种情形,一种是税务机关发现后做出税收行政处理(包括补税和罚款决定),逃税人按期补缴税款,缴纳罚款后,对初次逃税人不予刑事处罚。另一种情形是税务机关发现后做出税收行政处罚(包括补税和罚款决定),逃税人未补缴税款和缴纳罚款(税款和罚款必须全部缴纳),税务机关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审查,公安机关受理后,在立案之前初次逃税人能够全额缴纳税款和罚款,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在公安机关立案之后,逃税人补缴了全部税款和罚款,也要追究刑事责任,其全额补缴税款和罚款的行为可以作为量刑从轻的情节。
税务机关是否作行政处罚不影响移送司法机关,税务机关只要查明逃税数额和比例,作出补税决定并通知逃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若逃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缴纳税款,那么税务机关就可以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管辖。税务机关已作行政处罚的,罚款折抵罚金,税务机关未作行政处罚的,法院判决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的: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作为扣缴义务人,在纳税过程中采用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应当要处以想应处罚。但是,这个处罚不同于自然人犯本罪的刑罚处罚。
一方面,单位在犯逃税罪之后要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处以罚金。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直接责任人,要根据刑法规定,处以责任人除罚金之外的处罚可能,即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当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相关规定,如果,纳税人补缴适当,会被免于刑事处罚,则只需要补缴税款,以及缴纳相应的滞纳金就行了。
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这是对单位负责人含义的界定。单位负责人主要包括两类人员:一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也称法人代表),二是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如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等。
想获取更多税务类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