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东法律咨询 > 济宁法律咨询 > 济宁合同效力法律咨询 > 保险合同诈骗罪数额怎么确定

保险合同诈骗罪数额怎么确定

卢** 山东-济宁 合同效力咨询 2020.10.02 20:52:26 385人阅读

保险合同诈骗罪数额怎么确定

其他人都在看:
济宁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济宁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由上述规定可知,合同诈骗罪是可能会被判处罚金的,只是法律对判处多少罚金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以及犯罪分子的犯罪情况而定。

2020-10-02 20:53:26 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诈骗犯罪数额如何认定我国刑法典及关于诈骗犯罪的司法解释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关于诈骗犯罪数额的认定,一般有如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主观说,认为诈骗罪的犯罪数额是行为人主观希望骗取的数额。第二种意见是所得说,认为诈骗罪的犯罪数额是行为人通过实施诈骗行为而实际得到财物的数额。第三种意见是侵害说,认为诈骗罪的诈骗数额不一定是犯罪所得数额,而是诈骗行为直接侵害的他人实际损失价值数额。第四种意见是交付说,认为诈骗罪的诈骗数额是被害人由于受骗而实际交付的财物的数额。第五种意见是双重标准说,认为在诈骗罪既遂的情况下,诈骗罪的诈骗数额是被害人实际交付的财物数额;在诈骗未遂、预备、中止的情况下,诈骗数额是行为人主观上希望骗取的财物数额。第六种是折中说,认为诈骗犯罪未遂时,一般应以行为人犯罪指向的数额(其犯罪意图诈骗的数额)认定为诈骗数额;诈骗犯罪既遂时,一般应以诈骗犯罪所得数额认定为犯罪数额;如果被害人损失数额或交付数额高于诈骗犯罪行为人所得,而这一差额又可归因于犯罪行为人一方的行为,则诈骗犯罪数额应以损失数额或交付数额来认定。我们认为,侵犯财产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为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刑法所要保护的社会关系为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侵犯财产罪中犯罪数额的认定也应当根据公私财产被犯罪行为侵犯的严重程度来认定,而不能仅仅看行为人实际获利数额。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这种保护不仅包括保护公私财产所有人、持有人、管理人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还应当包括保护公私财产的完整性和经济价值性,防止公私财物的整体性及经济价值性受到不正当的侵害。如果将犯罪行为人的实际获利数额作为认定诈骗犯罪数额的标准,其侧重点显然在于打击非法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的犯罪行为,而不是侧重于对公私财物的保护。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诈骗犯罪数额如何认定我国刑法典及关于诈骗犯罪的司法解释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关于诈骗犯罪数额的认定,一般有如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主观说,认为诈骗罪的犯罪数额是行为人主观希望骗取的数额。第二种意见是所得说,认为诈骗罪的犯罪数额是行为人通过实施诈骗行为而实际得到财物的数额。第三种意见是侵害说,认为诈骗罪的诈骗数额不一定是犯罪所得数额,而是诈骗行为直接侵害的他人实际损失价值数额。第四种意见是交付说,认为诈骗罪的诈骗数额是被害人由于受骗而实际交付的财物的数额。第五种意见是双重标准说,认为在诈骗罪既遂的情况下,诈骗罪的诈骗数额是被害人实际交付的财物数额;在诈骗未遂、预备、中止的情况下,诈骗数额是行为人主观上希望骗取的财物数额。第六种是折中说,认为诈骗犯罪未遂时,一般应以行为人犯罪指向的数额(其犯罪意图诈骗的数额)认定为诈骗数额;诈骗犯罪既遂时,一般应以诈骗犯罪所得数额认定为犯罪数额;如果被害人损失数额或交付数额高于诈骗犯罪行为人所得,而这一差额又可归因于犯罪行为人一方的行为,则诈骗犯罪数额应以损失数额或交付数额来认定。我们认为,侵犯财产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为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刑法所要保护的社会关系为公私财产所有权。因此,侵犯财产罪中犯罪数额的认定也应当根据公私财产被犯罪行为侵犯的严重程度来认定,而不能仅仅看行为人实际获利数额。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这种保护不仅包括保护公私财产所有人、持有人、管理人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还应当包括保护公私财产的完整性和经济价值性,防止公私财物的整体性及经济价值性受到不正当的侵害。如果将犯罪行为人的实际获利数额作为认定诈骗犯罪数额的标准,其侧重点显然在于打击非法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的犯罪行为,而不是侧重于对公私财物的保护。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集资诈骗罪如何确定诈骗数额

    专业解答在审理集资诈骗罪时,其诈骗数额通常需要依据涉及案件的总金额及受害者的人数进行全面性的综合评估与确定。此数额囊括了犯罪嫌疑人员在未经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所集结的所有非法资本总量,以及实际上已成功诈骗所得的资金数量。同时,还需将尚未兑现的原始投资本金、利息等相关损失纳入考量范畴之内。值得注意的是,数额的精准判定对于量刑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2024.10.25 1852阅读
  • 诈骗数额量刑标准如何确定

    专业解答在我国,诈骗案的量刑通常以涉案金额为主要依据。如果损失较小,刑期可能在三年以下,还可能处以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如果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刑期可能在三年至十年之间,并处罚金;如果特别巨大或情节恶劣,刑期可能在十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同时可能会被处以罚金或没收财产。不过,具体的金额标准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而有所变化。

    2024.10.24 1623阅读
  • 信用卡诈骗罪数额如何确定

    专业解答如何精准计算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金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诈骗财物价值若处于五万元人民币至五十万元之间者,应归类为数额庞大;至于诈骗财物价值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者,便应划作数额极端庞大范畴。

    2024.10.21 1878阅读
  • 信用卡诈骗罪数额与刑罚标准如何确定

    专业解答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数额认定与刑罚标准的探讨根据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所述,信用卡诈骗行为主要涵盖如下内容:(1)未经许可,擅自制作或利用伪造、假冒以及失效的信用卡,或通过虚构事实骗取信用卡,并以此进行信用卡诈骗行为,此种情况下涉案金额需达到人民币五千元及以上;(2)恶意透支,即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出规定的额度或期限进行透支,且在发卡行经过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欠款,这种情况下,欠款金额需达到人民币一万元及以上。此外,以下几种情形也应被视为“恶意透支”:①明知自身无还款能力却大量透支,导致无法偿还;②肆意挥霍透支所得资金,致使无法偿还;③透支后逃逸、更改联系方式,躲避银行追讨;④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责任;⑤将透支所得资金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2024.10.20 1359阅读
  • 合同诈骗罪数额如何确定

    专业解答如何界定合同诈骗罪的数额标准关于合同诈骗罪的金额标准界定,我们应当明确以下几个重要概念:首先是“数额较大”的定义,其具体描述为个人实施诈骗行为,使得公共财产或者私人财产受到侵害的数额达到人民币1万元以上,而如若涉及到单位犯罪的话,则必须要达到单位所骗取的各项公有或私有财产总额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上才可判作“数额较大”。

    2024.10.19 1415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