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贵州法律咨询 > 毕节法律咨询 > 毕节子女抚养法律咨询 > 放弃抚养权是否可以免除抚养抚养权
包敬立律师

包敬立律师,男,江苏徐州恒邦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具有律师资格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1998年以徐州市名列前茅的成绩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从事律师执业以来,担任数十家单位法律顾问,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成功为当事人申请国家赔偿近100万元.代理的民事案件在

13056237887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放弃抚养权是否可以免除抚养抚养权

杨* 贵州-毕节 子女抚养咨询 2020.11.05 17:10:26 456人阅读

放弃抚养权是否可以免除抚养抚养权

其他人都在看:
毕节律师 婚姻家庭律师 毕节婚姻家庭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夫妻离婚时,双方自愿签订一份关于抚养权归属的协议,约定孩子归一方,从此各不相干。未抚养孩子一方能否以此来拒绝承担抚养费以及其他抚养义务呢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并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生活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由此我们可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一种保持其基本生活的义务。这种抚养义务具有一定的无条件性,包括生活和教育的全面性以及一定的长期和持续性。同时,父母对于非婚生未成年子女之的抚养义务我国《婚姻法》也予以明确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到子女能够生活为止。”由此可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对于父母对非婚生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尤为如此。双方对抚养权的约定是否有效协议,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契约形式,应该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如果两人签订的协议中,免除一方对子女抚养义务的内容是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损害到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应是无效的。权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个人对于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在不侵犯他人及其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不去行使。但是,义务,作为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羁束性的法律规定,个人是不能自行处置的。因此,不能以其自愿放弃对子女抚养的权利而免除其对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

2020-11-05 17:12:26 回复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婚姻家庭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婚姻家庭律师#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父亲意外身亡,母亲放弃抚养权有效吗

    专业解答抚养权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应尽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不能随意舍弃。放弃财产也不能逃避抚养责任,否则会侵犯孩子的受抚养权。若一方去世,另一方可准备身份证、户口本、离婚证、子女出生证及去世方死亡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的诉讼。

    2024.10.14 1299阅读
  • 监护权是否可以放弃抚养权

    专业解答监护权和抚养权息息相关,但性质不同。监护权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定强制义务,不能通过协议放弃。即使声明放弃监护,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法定义务仍需承担,不能逃避。

    2024.10.11 2010阅读
  • 女方不愿意放弃抚养权该怎么判

    专业解答处理抚养权转移案件,法院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来决定抚养权归谁。如果女方放弃抚养权,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年龄、父母的财力、成长环境等因素来决定。如果子女未满两周岁,一般会判给母亲;如果子女已满八周岁,法院会尊重子女的意愿。如果女方的抚养条件显著优越,更利于子女成长,那么抚养权一般会归女方。

    2024.10.11 1057阅读
  • 离婚孩子怎么判可以放弃抚养权吗

    专业解答在离婚案件中,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是非常重要的。在考量子女抚养权归属时,会考虑子女的年龄、父母的抚养能力以及子女的意愿等因素。一般来说,婴儿会判给母亲,2岁到8岁的孩子抚养权归属需要综合评估,8岁以上的孩子会尊重他们的意愿。需要注意的是,放弃抚养权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抚养义务和费用,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4.10.06 1919阅读
  • 法院判的抚养权怎么放弃

    专业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5条规定,判决书是法院经过审慎裁决后作出的结果。在涉及抚养权的问题上,判决书会明确指出监护人,并说明法律依据。如果一方自愿放弃抚养权,需要通过协商或重新启动司法程序来解决。如果一方想要申请变更抚养权,需要考虑到健康状况、经济实力、与子女的关系以及子女的意愿等因素。这些都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进行,而不是个人声明。

    2024.09.14 1535阅读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