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者工作失误,造成经济损失10万元。
根据
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补签劳动合同,
可以要求单位补交社会保险
【3】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不是单位和劳动者各占50%
【4】一般按照
养老保险:单位占劳动者工资的20%,个人是8%
医疗保险:单位是8%劳动者占2%
失业险:单位占2%劳动者占1%
工伤险和生育险,单位缴纳,劳动者不缴纳。
【3】工资应该按月发放,不能克扣。根据《劳动法》第50条。
【4】单位如果不同意,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专业解答在处理劳动者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时,需先查阅劳动合同条款。若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则按约定处理。若无规定,可根据实际损失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但扣除额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并保证剩余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同意,可自行承担损失。总之,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合同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但需遵循扣除比例和最低工资保障的规定。
专业解答泄洪导致的经济损失补偿规定如下: 农作物、专业养殖及经济林的补偿比例分别为产值的50-70%、40-50%、40-50%,具体比例由省政府根据灾情灵活决定;房屋受淹补偿为破损部分价值的70%;农田种植设备、役使动物及生活用具按受损程度赔偿50%,若总价值低于2000元则全额补偿,损失在2000-4000元之间则固定补偿2000元。
专业解答因为工作失误造成公司经济损失需要赔偿吗?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指挥、安排下正常提供劳动,本人并无违反劳动纪律或工作规则行为的,即使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