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1)是否知情应当由侦查机关、提出相关证据证明,提出合理怀疑,再由嫌疑人进行解释,如果能提出合理的解释即可。
2)对于是否知情这个问题,实践中也经常遇到,首先要求嫌疑人的口供稳定一致,如果确实不知情应该予以坚持,不能应该进入害怕,就违背客观事实进行承认,签字按手印,一旦做出这个行为,后期就很难改变。
3)如果有客观的证据证明自己不知情,应该及时告知承办人员,以便承办人员了解查询。此前也有碰到,收受的物品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但是嫌疑人本身做的是废品回收生意,按照他们的行情是合理的,所以最后重获自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第三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专业解答如果你在销售商品时并不知道这些商品是赃物,那么通常来说,你不会被视为犯罪。但是,如果你故意或者明知这些商品是赃物,那么你就构成了犯罪。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这些商品是赃物,也没有犯罪的意图,那么你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你在销售这些商品时,本应该察觉到或者有一些线索指向这些商品是赃物,但是你没有核实,那么你就可能构成过失犯罪。所以,在销售商品时,一定要谨慎核实商品的来源,以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专业解答协助他人销赃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还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掩饰、隐瞒,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专业解答法律规定收赃物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372条当中明确的规定,如果明明知道是犯罪所得和由此所产生的利益,而采取代为出售收购等相关的方式,这个时候将会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来进行处罚。
律师解析 小偷偷手机后的销赃行为不算违法行为。 但是如果销赃的不是小偷本人,就有可能是违反犯罪行为,主要分成两种情况。 1、销赃的人如果是帮助小偷销赃,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2、如果销赃的人是事先就答应帮他卖的,那就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律师解析 构成犯罪,《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典当业工作人员承接典当的物品,不查验有关证明、不履行登记手续,或者明知是违法犯罪嫌疑人、赃物,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 (二)违反国家规定,收购铁路、油田、供电、电信、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公用设施等废旧专用器材的; (三)收购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者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的; (四)收购国家禁止收购的其他物品的。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