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书上写明的日期;判决执行之日是指实际交付执行场所执行的日期。 判决确定之日和判决生效之日是一致的,都是指判决发生效力之日;而判决执行之日则不一定和前两个一致,有时候判决已经生效,但未必立即执行,如死刑,还要有关机关核准;有期徒刑判决生效之后可能没有立即交给机关,一审判决,给不服判决的被告(或原告)留有一定的上诉期限。二审判决,当时生效。 由于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都是判决有固定期限的主刑,且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期限的还要折抵刑期,所以应当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而死刑缓期执行是没有期限限制的,执行期满两年之后要么减为无期或有期,要么立即执行。如果减刑,从判决确定之日计算两年刑期,体现对死刑犯的一种有优待,可以将两年的起始日期提前;如果是立即执行,更不存在问题了。而缓刑考验期限从生效之日算,是因为缓刑本身不具执行性。
2021-03-02 15:28:09 回复专业解答管制和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两种不同的刑罚,它们在刑期、执行方式、罪犯权利等方面有所不同。 管制的刑期一般为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罪犯在管制期间需要遵守法律,接受监管,未经许可不得行使特定的自由权利。拘役的刑期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罪犯在拘役期间可以每月回家一至两天,并且可以参加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管制和拘役的刑期都是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的,而先前羁押的日期可以折抵刑期。 在执行方式上,管制是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而拘役是由公安机关执行。 总之,管制和拘役都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重要刑罚,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执行方式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适用。
专业解答判决生效后,执行申请人有两年的执行时效,从法律文书生效或送达双方当事人的日期算起。如法律文书规定了履行期间,则从履行期限最后一天起算。强制执行是法院依据生效文书,通过国家强制力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益。执行时效计算需注意,中断和中止适用诉讼时效规定。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或分期履行的每次期间最后一天算起,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专业解答刑事判决书生效后,罪犯约一个月后会被送至监狱执行刑罚。判决签署后十日为上诉期,结束后判决生效。生效后十日内,法院开具执行文件送看守所,再转交监狱。整个流程耗时约一个月,确保判决的公正和有效执行。
专业解答判决生效后,执行申请人有两年的执行时效,从法律文书生效或送达双方当事人的日期算起。如法律文书规定了履行期间,则从履行期限最后一天起算。强制执行是法院依据生效文书,通过国家强制力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益。执行时效计算需注意,中断和中止适用诉讼时效规定。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或分期履行的每次期间最后一天算起,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专业解答判决生效后,执行申请人有两年的执行时效,从法律文书生效或送达双方当事人的日期算起。如法律文书规定了履行期间,则从履行期限最后一天起算。强制执行是法院依据生效文书,通过国家强制力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益。执行时效计算需注意,中断和中止适用诉讼时效规定。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天或分期履行的每次期间最后一天算起,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