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合同终止条款:
1、合同到期后的自然终止;
2、合同中有显失公平的条款;
3、合同中存在欺诈行为,并对当事人造成直接利益损害;
4、合同当事人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且经双方协商后解除合同;协商不能达到双方目的的,通过法院进行判决,根据实际情况法院判决合同终止的;
5、合同一方自然人死亡,且财产继承者不愿继续履行合同的;
6、其他不可抗因素导致合同内容无法实行的;引起合同终止的原因有:
1.合同因当事人双方全面履行而消灭;
2.合同因情势发生变化,双方在不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条件下达成协议,终止合同;
3.合同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死亡而消灭;
4.合同因提存而消灭;
5.合同因混同而消灭;
6.合同因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而终止;
7.合同由于抵销而终止。解除合同也是合同终止的一种方式。
专业解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第五百五十九条规定可知,在债权债务关系完全消解之时,依附于债权之上的各项从权利同样归于消失,除非有法律上的特别规定或当事人之间的进一步明确约定。当债务人不幸离世时,若所负债务属于个人之债,依据民法典的基本原则,该债务人的债务将由其合法继承人负责清偿,除非存在特殊的约定或法律上的明文规定。
专业解答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在法律效应和适用范围方面存在差异。解除对过去和未来都有影响,可能会使合同恢复原状,常用于处理违约情况。而终止只对未来有影响,不会恢复原状,适用于非违约情况,比如合同完成、双方同意、债务抵销等,适用范围更广泛。
专业解答取保候审并非劳动合同终止的依据。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权益保护措施,并不代表有罪。单位不能仅凭此解除劳动合同,除非有合法的规章制度或合同条款,并且符合法律规定。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员工的职业特性、案情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专业解答员工离职是劳动合同解除。合同解除方式有三种,即员工单方解除合同、双方协商解除、企业单方面解除,不仅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员工,员工自身也是可以向单位申请离职。
专业解答合同中无效条款不直接导致合同解除,除非它们不影响整体效力。有效部分仍需执行,无效条款不影响的合约义务仍需履行。若因此违反,可能导致违约责任。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