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同无效,发包人不能按照合同约定主张工期延误损失。
1、在施工合同无效时,合同中关于工期延误后相应违约责任的约定,理应无效,发包人不能再依照该约定向承包人主张工期延误的违约金。
2、同时,施工合同中关于工期约定的条款无效,故不能直接适用该约定工期作为判断是否存在延误的依据。
3、因此,发包人可以主张工期延误损失,但应由其提供因工期延误导致的实际损失的证据,而不能简单参照无效合同的相关约定认定工期延误或计算违约金。
风险提示:针对工期延误,发、承包双方还应当就对方过错、损失大小、过错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如损失大小无法确定,一方当事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的建设工期确定损失大小的,人民法院将结合双方过错程度、过错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作出裁判。
专业解答没签劳动合同,员工能拿到赔偿吗?能!一般来说,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员工在该单位的服务期间内应得的工资水平。这里的“应得”工资,不仅包括基本工资、计件工资,还包括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具体算的时候,会以员工每月平均薪酬为基准。
专业解答员工被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应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员工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专业解答用人单位未签署劳务合同而解雇员工属违法,即使解雇无直接依据。劳动者自次月起可要求双倍工资;如一年内未签合同,最长可索要11个月双倍工资。在未签合同时,无论解雇理由,双倍工资支付至劳务关系结束。
专业解答用人单位未签署劳务合同而解雇员工属违法,即使解雇无直接依据。劳动者自次月起可要求双倍工资;如一年内未签合同,最长可索要11个月双倍工资。在未签合同时,无论解雇理由,双倍工资支付至劳务关系结束。
专业解答对于未如期支付员工薪酬的雇主或企业,劳动部门会要求其履行责任。若逾期仍未支付,雇主或企业应以所欠薪酬为基准补偿给员工,并承担法律责任和赔偿。违反者需按薪酬总额的50%-100%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克扣或拖延工资应支付报酬、经济补偿等,并补足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逾期未支付,需支付50%-100%的赔偿金。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建设工程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