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浙江法律咨询 > 舟山法律咨询 > 舟山劳动仲裁法律咨询 > 口头辞退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口头辞退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周* 浙江-舟山 劳动仲裁咨询 2024.03.20 10:49:52 388人阅读

口头辞退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舟山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舟山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最佳回复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解析:
在劳动关系中,若因某些原因而采取口头形式解除雇佣关系,被解聘者有权依法申请进行劳动仲裁。
一旦出现劳资纠纷,劳动者有权向调解组织提出请求调解;倘若不愿接受调解或调解未能达成皆大欢喜之结果,抑或是达成协商之后却未能如约遵守其约定,都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投诉和申诉;
对于仲裁所做出的裁决结果,若有任何异议,除了该法律另有特殊规定之外,均可向民众法院提出上诉,启动司法程序进行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3-20 11:14:09 回复
咨询我
地区:台湾-云林县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单方解聘员工的行为需经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批准才具有合法性。若您在工作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了纠纷,可首先尝试通过调解程序解决纷争;
如调解无法取得成效或达成协议后用人单位未尽数履行承诺时,您就有权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如对仲裁结果持有异议,除了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形外,还可向当地的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2024-03-20 14:39:02 回复

劳动仲裁申请时效规定
  
  具体时效的规定情况: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两年。
  
  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以下为详细解释,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内容: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不服劳动仲裁起诉书
7046人阅读

发生劳动争议进行劳动仲裁去解决问题,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但这并不代表仲裁的结果是双方满意的,当你不服仲裁结果,即可在有效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了解一下吧!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37037人阅读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国家的一项利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百姓的医疗费用,那么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政策是如何规定的呢,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手术能报多少呢,快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97775人阅读

安全事故是指在工作中突发的意外事故,是员工和企业都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故。安全事故可以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同标准,不同标准的赔偿是不一样的。那么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和依据到底是怎样的呢?又该怎么处理呢?下面律图小编来为大家详细解答。

安全事故等级
76171人阅读

工厂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就要立即抢救伤员,并且上报给相应的部门,这个时候相关部门就会派专人来对该次安全事故进行等级评定,看一下属于哪一种等级,那么大家知道安全事故等级该如何划分吗?下面律图小编来为大家解答。

安全事故
58964人阅读

我们都知道,上班的时候安全第一,但是事实上特别是在工厂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频繁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工厂的管理者就要对劳动者进行赔偿,那么大家知道安全事故的赔偿标准是多少吗?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