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解析: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见死不救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被认定为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行为人应当承担做出某种特定行为(积极行动)的法定责任和义务。
此类义务并非一般的道德规范或社会规范,而必须源自于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本规则、法律法规或者职业道德的明确规定。
以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例,其中便明文规定了父母对子女具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以及子女对父母具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如果行为人拒绝按照这些规定来履行相关责任,那么他/她的行为有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
其次,行为人必须具备实现该项义务的实际能力;
最后,行为人未履行他应尽的义务须造成或可能造成某种潜在的危害后果。
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便是行为人是否具备履行特定义务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以及其未履行这种义务能否产生可能造成危害结果的状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