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西法律咨询 > 九江法律咨询 > 九江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有犯罪行为但情节轻微可以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有犯罪行为但情节轻微可以吗

李* 江西-九江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24.04.27 18:00:00 405人阅读

犯罪行为但情节轻微可以吗

其他人都在看:
九江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九江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解析: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刑事责任是可以依法免予追究的。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罪行超过法定的追诉时效期,或者犯罪案件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已经离世,刑事责任都能得以豁免。
然而,我们必须强调,犯错误以后,只有真心诚意地承认过错并积极弥补损失,才有可能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谅解。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4-04-27 18:02:00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一)、对法定犯罪情节轻微的分析。根据刑法第13条,犯罪应是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此条并没有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但是情节轻微,依照法律可以不受刑罚处罚的,是否是犯罪刑法第37条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根据这条规定,犯罪情节轻微,应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侵犯了法益,该行为亦符合了犯罪构成,是犯罪行为。但因为侵犯法益的程度较轻,情节轻微,可能需要进一步判处刑罚,也可能不需要判处刑罚。需要由或来决定。(二)、对犯罪情节轻微的基本范围分析。刑法没有直接规定哪些行为属于犯罪情节轻微,但从刑法规定来看,犯罪情节轻微的范围属于基本犯罪范围,不包含结果加重犯。如刑法第266条的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是入罪刑范围,属于基本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属于结果加重犯,结果加重犯不存在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形,它与犯罪情节轻微是犯罪行为程度深浅的不同面。我们不可能要求一种犯罪行为既属于犯罪情节轻微,又属于结果加重犯。(三)、对犯罪情节轻微的不同状态和处理分析。犯罪情节轻微包括犯罪的事实情节亦包括量刑情节。其中事实情节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只包含基本型。量刑情节则包括法定的能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亦包括酌定的轻微犯罪情节。也就是说,我们拿什么来评判这个犯罪行为是否属于情节轻微犯罪行为必须依照法律定罪处罚,这是刑法明文规定的。事实情节由法律直接规定,由法律规定行为人应定什么罪,犯罪事实属于基本的犯罪规定,不属于结果加重犯,这是犯罪情节轻微满足的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定罪是为进一步的处罚提供依据。如果在给予行为人处罚时,衡量其情节,法律评判应给予其最轻或较轻的处罚,则我们就认为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但因为犯罪行为的情节复杂多样,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法律也只能规定其主要的常见的情节状态,对于其它如心理表现的犯罪目的和动机、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等,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只能酌定衡量。所以情节轻微的犯罪量刑情节既包括法定量刑情节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有立功、自首等情节,未成年犯罪,从犯等。亦包括酌定的量刑情节,则与行为人的犯罪手段、犯罪对象、犯罪的目的与动机、犯罪后的态度、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等。依照刑法规定,犯罪情节轻微的法定量刑情节主要包括:应当免除处罚可以免除处罚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等。

您好,关于犯罪情节轻微的认定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1、犯罪的时间和地点。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实施的。在通常情况下,时间和地点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但是,时间和地点往往反映行为本身的危害程度。如:在战时的某些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比平时严重得多;在受灾地区进行盗窃等犯罪活动比在一般地区危害性更大。2、犯罪的手段和方法。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实施犯罪,对犯罪构成并无影响,但手段特别残忍、方法比较狡猾的犯罪,则情节必然严重。如非法拘禁他人,又有殴打、侮辱情节的,情节就比较严重。3、犯罪的动机。故意犯罪的动机都是不良的,但却有程度的差异。如:出于报复或栽赃陷害的动机,就是属于特别恶劣的情节;出于贪财动机的,比因受迫害和侮辱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一时激愤的严重;出于追求腐化堕落或贪图享受而,比为了缓和家庭暂时的经济困难而的情节恶劣。4、犯罪的结果和后果。情节的轻重也反映在行为直接造成的损害结果及其引起的危害后果的大小上。显然,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比数额较小的严重;杀害多人比杀害一人严重;多次比一次严重。5、犯罪对象的具体情况。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也反映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比如:乘人危难之机进行抢劫比一般抢劫严重;对缺乏抗拒能力、孤立无援或者处于从属地位的人,对孕妇、老、弱、病、残、盲、哑的人实施犯罪比对一般人实施犯罪情节恶劣;盗窃军用物资或救灾物资比盗窃一般财物危害性大;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比教唆成年人犯罪的情节严重。6、行为人主观方面的情况。社会危害性的程度还取决于行为人的与实施犯罪有关的思想、行为方面的表现。如,汽车司机一贯违章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比偶然违章出现事故的严重;多次诈骗、盗窃比偶尔诈骗、盗窃的恶劣;国家工作人员犯非法拘禁罪或诬告陷害罪的,比一般公民犯这些罪的情节严重。7、犯罪后的态度。犯罪以后是自首、积极退赔、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危害后果,还是抗拒抵赖,毁证灭赃,说明其对所犯罪行的认识和悔悟程度,反映出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和改造的难易程度,显然后者比前者的情节严重得多。8、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主犯、首要分子比起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从犯严重。积极参与犯罪活动的比被胁迫或被诱骗而参加犯罪的严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 取保候审是不是都是情节轻或轻微犯罪行为

    专业解答取保候审是刑事程序中的一项强制措施,主要用于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等待审判期间不会逃跑或干扰案件调查。它不仅适用于轻罪案件,也适用于可能被判处较重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情况。 具体来说,以下情况可能适用取保候审: 1.可能被判处较轻刑罚的人; 2.患有重病或孕妇; 3.羁押时间超过法定期限而案件尚未审结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等同于减刑或缓刑,最终的量刑仍然取决于案件的全部证据和法律规定。因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仍应遵守法律规定,不得干扰案件调查或逃跑。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并被收监。

    2024.10.10 1563阅读
  • 盗窃罪怎么认定为情节轻微

    专业解答在认定盗窃罪的情节是否轻微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盗窃金额接近立案标准、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意较小(比如是因为生计所迫)、犯罪嫌疑人的悔过态度诚恳;被盗物品的价值不高或者具有独特性;犯罪嫌疑人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等。关键在于,要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2024.09.30 2041阅读
  • 盗窃罪哪些行为是情节轻微

    专业解答盗窃金额较小且为初犯有悔过表现的,可视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但需注意,若涉及结果加重或需综合评估犯罪目的、动机等,则可能不适用。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达到一定数额或多次、入户等,将面临不同年限的刑罚和罚金。具体数额标准为一千至三千为较大,三万至十万为巨大,三十万至五十万为特别巨大。

    2024.07.14 1565阅读
  • 盗窃罪哪些行为是情节轻微

    专业解答盗窃金额较小且为初犯有悔过表现的,可视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但需注意,若涉及结果加重或需综合评估犯罪目的、动机等,则可能不适用。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达到一定数额或多次、入户等,将面临不同年限的刑罚和罚金。具体数额标准为一千至三千为较大,三万至十万为巨大,三十万至五十万为特别巨大。

    2024.06.05 1697阅读
  • 能够因为情节轻微寻衅滋事罪无罪辩护吗?

    专业解答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能够因为情节轻微寻衅滋事罪无罪辩护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2024.02.24 1709阅读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