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西法律咨询 > 九江法律咨询 > 九江投融资法律咨询 > 长期投权投资收益如何确认

长期投权投资收益如何确认

董** 江西-九江 投融资咨询 2024.05.15 11:02:00 471人阅读

长期投权投资收益如何确认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九江律师 金融保险律师 九江金融保险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青海-黄南

解析:
在实际操作中,投资收益的确认为投资者收取所投资的公司分配的净利润或现金股息。
依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股东应按其实际投入资金的出资比例来分享红利;
当公司进行新一轮的增资扩股时,股东有权利优先按照其实际缴纳的出资比例来认购新的股份。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第三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
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本法行使职权。

2024-05-15 11:03:00 回复

一、用成本法核算
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只有在出售转让以及收到股东分配利息或者股利的时候确认投资收益,期间因参股而取得的收益或损失不做处理。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二、采用权益法核算
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公司不一致的,按照公司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对于被投资单位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记入所有者权益。
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时,首先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其次对公司及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归属于公司的部分进行抵消,在上述调整和抵消的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如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或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异较小,投资收益按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损益与持股比例计算确认。


1、股东未直接或者间接履行出资义务,长期股权投资的存在性有问题
2、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对于经营期间所得利润不具有分配请求权,损益变动不存在
3、因为利润的分配在公司法上除有约定外,其余优先按照实缴比例来分配,故而在对利润分配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公司不能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4、如果收益分享计划约定的报酬是固定金额的,则考虑其他情况

不需要的。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不交所得税,要等股权实际交易后再依法纳税。权益法: 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权益资本中所占比例计价的方法。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鉴证业务操作指南》第七条第十八项规定: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收益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中,除权益法核算投资损益以外的持有收益差异事项在“收入类调整项目——其他”项目进行调整。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证券投资基金法
15515人阅读

证券投资作为一部分人的理财投资方式之一,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今天小编为您介绍证券投资基金规定内容有哪些,证券投资基金法释义规定有哪些?更多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快来了解一下吧。

存款准备金率
4910人阅读

近期存款准备金率有所调整,那么究竟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呢,今天小编为你介绍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的联系,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等内容,更多内容尽在律图,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展开更多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金融保险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