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吉林法律咨询 > 白城法律咨询 > 白城刑事立案法律咨询 > 2024假酒最新立案标准是多少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2024假酒最新立案标准是多少

罗* 吉林-白城 刑事立案咨询 2024.11.29 04:59:37 493人阅读

2024假酒最新立案标准是多少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白城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白城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倘若经销商已经明确了解到其销售的商品为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且销售金额达到了五万元人民币以上,那么这将构成刑事犯罪,应当予以立案并进行追究。对于假酒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销售金额、违法所得以及货值金额等方面。如果销售金额未能达到上述标准,但是已经售出的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乘以三倍之后,再加上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的货值金额总计超过了十五万元人民币,同样需要予以立案并进行追究。此外,如果生产商或经销商所生产、销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且有可能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或者其他严重的食源性疾病发生,那么他们也将会面临立案追究的风险。具体的判断结果还需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2024-11-29 09:27:01 回复
咨询我

如果你卖的东西明明就是假的名牌,而且这个销售额超过了50,000块钱的话,那就属于犯罪。这种情况可是会受到法律的追究,需要进行调查的。至于假酒的案子嘛,立案的时候主要看的就是销售额、赚到的钱、货物价值这些因素。如果没有达到上面说的那个金额,但是已经卖出去的假货的销售额乘以3以后,再加上还没卖出去的假货的货物价值,加起来有150,000块钱以上的话,也是要立案的。另外啊,如果你生产或者卖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或者其他严重的食源性疾病,这样也是会被立案的。具体怎么判断还是要看具体的案子和相关的证据。

2024-11-29 07:35:06 回复
咨询我

售卖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超过五万就属于犯罪行为,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销售假酒案子的立案标准主要看销售总额、违法所得以及货物价值等。即使没到这档次,但已售出假酒的销售额翻三倍,再加上尚未出售的假酒货物值总计超过15万,也需立案。另外,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能引发严重食物中毒或其它食源病,同样得立安调查。最后,至于调查结果如何要看案情和证据决定。

2024-11-29 06:47:13 回复
咨询我

你明白吧,如果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且卖得超过了五万块钱,那就属于犯罪,警察可是要找上门来。另外,如果卖的假酒,警察立案的时候,他们主要看的就是销售额、非法赚到的钱、货物价值等等这些因素。比如,就算没有卖那么多钱,但是卖出去的假货的销售额乘以三以后,再加上那些还没卖出去的假货的价格加起来,总共超过了十五万块,那也是算犯法需要立案的。还有呀,生产、销售那些根本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要是真的让人吃出大问题来了,比如严重的食物中毒或者其他的严重食物副作用,这样的话,警察也会马上立案。不过具体怎么定罪还是要看实际情况和相关的证据。

2024-11-29 05:04:34 回复

生产、销售假药罪最新立案标准:
1、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2、制造、加工、采集、收集假药的活动,销售假药的行为是指一切有偿提供假药的行为。
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及为贯彻该法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生产假药。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使生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按相关法律限定,如果在试用期不符合录取要求的,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另外,由于不隶属支付经济赔偿的情况,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赔偿给劳动者。  相关法律限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取要求的;
(二)严重违背用人单位的规章规则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导致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导致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议,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
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
第一项限定的情形招致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职责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
第三十八条限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
第三十六条限定向劳动者提议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商量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限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
第一款限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商定要求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认可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第一项限定终止固定时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
第五项限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限定的其他情形。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