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1. 对于有固定工资的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这里原工资福利涵盖受伤前正常出勤应得工资,像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都包含在内,切实保障职工工伤期间的经济权益。
2. 工资不固定的职工,如计件工资制的,通常按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工伤期间工资。这种计算方式相对公平合理,能反映职工的实际收入水平。
3. 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月数算平均工资,确保计算依据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用人单位不能无故降低工伤职工工资待遇,这是法律的明确要求。
提醒:
若遇到用人单位在工伤期间不合理降低工资待遇的情况,职工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可咨询我进一步分析。
1. 对于有固定工资的职工,工伤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福利待遇和受伤前正常出勤时一样,由单位按月发放。这里的福利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各类应得收入。比如说,职工原本每月工资5000元,有500元奖金,工伤期间这5500元的待遇是不变的。
2. 若职工工资不固定,像计件工资这种情况,工伤期间工资一般按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算。例如,前12个月总收入6万元,那月平均5000元,工伤期间就按此发放。
3. 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月数算平均工资。用人单位不能无故降工伤职工工资,否则职工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一)对于有固定工资的职工:
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就是职工受伤前正常出勤时应得的工资,像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都包含在内。例如,某职工正常出勤时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奖金1000元,津贴500元,那么工伤期间每月也应按照4500元的标准支付工资。
(二)对于工资不固定的职工:
比如是计件工资的情况,一般按照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工伤期间的工资。例如,某职工过去12个月的总工资收入是60000元,那么平均每月工资就是5000元,工伤期间就按5000元每月支付。若职工工作不满12个月的,则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比如职工实际工作了6个月,这6个月总工资是30000元,那么平均每月工资就是5000元,工伤期间工资也按此标准支付。
(三)用人单位的义务:
用人单位不得在职工工伤期间无故降低其工资待遇。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降低了职工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职工可以依法维权。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结论:
工伤期间工资计算分不同情况,有固定工资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工资不固定的,按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不满12个月按实际月数算。用人单位不得无故降低工伤职工工资待遇。
法律解析:
1、对于有固定工资的职工,法律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这是为了保障职工受伤治疗期间生活不受影响,“原工资福利待遇”涵盖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正常出勤应得部分。
2、工资不固定的职工,按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更合理,能反映其正常收入水平。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算,也是基于公平合理原则。
3、用人单位若无故降低工伤职工工资待遇,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职工有权依法维权,可通过与单位协商、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你对工伤期间工资问题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