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若单位仅补发拖欠工资,劳动者因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即便工资补发,劳动者仍能要求补偿金,因其是对单位此前违法行为的补偿 。
(二)若劳动者仲裁请求支付工资及基于未支付工资产生的补偿金,单位在仲裁期间补发工资纠正了过错,使产生补偿金的基础消失,主张补偿金可能不被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仅补发拖欠工资,劳动者仲裁主张经济补偿金有法定依据,像因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而解约并索赔,即便工资补发,劳动者仍能要补偿金,这是对单位此前违法的补偿。
若劳动者仲裁请求支付工资及未付工资产生的补偿金,单位仲裁期间补发工资纠正过错,使补偿金基础消失,主张可能不被支持。重点在于主张补偿金是否基于单位现存违法行为 。
结论:
单位补发工资后,劳动者能否主张经济补偿金需视情况而定,关键在于经济补偿金主张所基于的单位违法行为是否仍存在。
法律解析:
当单位仅补发拖欠工资,而劳动者依据法定情形,如因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而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时,劳动者依然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这是由于经济补偿金本质是对单位此前违法行为的一种补偿。然而,若劳动者仲裁请求包含工资及基于未支付工资产生的补偿金,单位在仲裁期间补发工资纠正了过错,使补偿金产生基础消失,此时主张补偿金可能不会获得支持。
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劳动纠纷问题,情况往往更为复杂。如果大家对自身权益保护、经济补偿金主张等法律问题存在疑惑,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1)当单位仅补发拖欠工资,劳动者以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有法定依据。经济补偿金是对单位过往违法行为的补偿,补发工资不影响劳动者获取补偿金。
例如单位长期拖欠工资,劳动者按规定解除合同后主张补偿,即使之后单位补发工资,劳动者的补偿诉求仍合理。
(2)若劳动者仲裁请求支付工资及基于未支付工资产生的补偿金,单位在仲裁期间补发工资纠正了过错,使得产生补偿金的基础消失,此时主张补偿金可能不被支持。
提醒:
判断能否主张经济补偿金关键在于单位违法行为是否仍存在,遇到此类纠纷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
单位补发工资后劳动者能否主张经济补偿金,关键在于经济补偿金主张所基于的单位违法行为是否仍存在。
若单位补发的只是拖欠工资,而劳动者仲裁主张经济补偿金有法定依据,比如因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依规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补偿,即便工资补发,劳动者仍能要求补偿金,这是由于经济补偿金是对单位此前违法行为的补偿。这种情况劳动者应保留好能证明单位此前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的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沟通记录等,以有力支撑自己的主张。
若劳动者仲裁请求支付工资及基于未支付工资产生的补偿金,单位在仲裁期间补发工资纠正了过错,使产生补偿金的基础消失,此时主张补偿金可能不被支持。面对此情形,劳动者要准确判断单位补发工资的行为是否确实消除了主张补偿金的依据,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便做出正确决策 。
专业解答假如您正在为处理劳动仲裁事宜忙碌不堪,却由于往返于进行各类诉讼导致金钱负担较为沉重,实际上,您是有权利向雇主申请报销这部分费用的。然而,这项措施并不是轻而易举即可实现的,还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对此类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若您希望追讨仲裁过程中所产生的旅途费用的报销问题,那么必须提供充足的证据以表明这些款项确实是你因参与了此次劳动仲裁活动而支出的。
专业解答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因交通原因产生的额外费用能否向用人单位追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制度判断。若费用因参与仲裁活动而产生,并有充分证据支持,劳动者有权申请报销。但如费用与劳动争议无关或出于劳动者自身原因,则无法向用人单位提出补偿请求。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