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现在法律里没“非法同居”这说法了。男女自行同居,法律通常不会主动管。
要是涉及财产分割,同居时一起买的财产,按一般共有处理,根据出资等合理分。
有子女的话,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权利一样。不直接养孩子的一方要给抚养费,数额和方式能商量,商量不好可起诉,法院按实际情况判。
同居时一方有暴力等行为,被侵害的人能依规定向法院申请保护令来保障安全。
2025-02-20 15:03:0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男女双方自行同居生活法律一般不主动干预,同居涉及财产、子女、暴力等问题有相应法律规定保障权益。
法律解析:
在现代法律体系里,“非法同居”概念已不再确切存在。对于男女自行同居,法律秉持不主动干涉原则。不过,一旦涉及具体问题就有法可依。财产方面,同居期间共同购置财产按一般共有处理,依双方出资等合理分配。这意味着双方在购置财产时应保留好出资凭证等证据。子女问题上,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权利平等,不直接抚养方要支付抚养费,先协商,协商无果可诉至法院,法院综合多方面因素判决。而面对同居期间暴力、虐待等行为,受侵害方有权依据人身安全保护令规定,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来保障自身安全。如果在同居过程中遇到这些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2-20 14:24:5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法律不再使用“非法同居”概念,对男女自行同居持不主动干涉态度,体现了对个人生活选择的尊重。
(2)同居期间共同购置财产按一般共有处理,这要求在购置财产时,双方应明确出资情况,保留相关凭证,以便后续财产分割有据可依。
(3)非婚生子女权益与婚生子女平等,这是对子女权益的有力保障。不直接抚养方支付抚养费是法定义务,确保子女健康成长。
(4)同居期间存在暴力、虐待等行为,受侵害方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表明法律对人身安全的重视,保障受侵害方基本权利。
提醒:
同居生活可能面临诸多法律问题,涉及财产、子女抚养、人身安全等。建议同居双方提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遇到问题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2025-02-20 13:45:10 回复
咨询我
男女双方自行同居生活,法律通常不主动干涉。这体现了法律对个人生活选择的尊重以及对私权领域的适度让渡,给予人们更多自主空间。
针对不同情况有相应处理方式:
1. 涉及财产分割时,同居期间共同购置财产按一般共有处理,依据双方出资等合理分配。双方在购置财产时应保留好出资凭证,明确各自贡献,以便后续分割财产时有据可依。
2. 有子女的情况下,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权利平等,不直接抚养方需支付抚养费。双方应积极协商抚养费数额与支付方式,若协商无果,及时通过诉讼解决,保障子女健康成长。
3. 若一方在同居期间遭受暴力、虐待等,受侵害方可依据规定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受侵害方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伤痕照片、报警记录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2025-02-20 13:26:01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自行同居的男女,要明确法律基本态度是不主动干涉。但如果涉及后续问题,要有应对准备。
(二)在财产方面,同居期间共同购置财产,保留好出资凭证等证据,以便合理分配财产。
(三)有子女的话,非婚生子女权益与婚生子女一样。不直接抚养方要积极履行支付抚养费义务,双方协商时要从子女利益出发。
(四)若遭遇暴力等侵害,受侵害方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及时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
2025-02-20 11:5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