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刑事方面:若认为对方构成诬告陷害,收集对方故意捏造事实、虚假告发且意图让自己受刑事追究的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若情况属实,对方将被追究诬告陷害罪刑事责任。
(二)民事方面:因对方不实指控造成人身、财产损失,像名誉受损影响工作等,准备好能证明损失的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
2025-02-24 10:45:07 回复
咨询我
被告被判无罪后在法定条件下有反告对方的权利。这是对被告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确保司法公正和公民权利不受无端侵害。
为更好地行使这一权利,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刑事方面,若认为对方构成诬告陷害罪,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需清晰准确地阐述对方故意捏造事实、虚假告发且意图使自己受刑事追究的具体情况。
2. 民事方面,当因对方不实指控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失,比如名誉受损致商业机会流失等,要及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务必提前收集并固定好相关证据,像对方不实指控的书面材料、自身损失的证明文件等,以此支撑自己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求。
2025-02-24 08:56:4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被告被判无罪后在法定条件下能反告对方,可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责任。
法律解析:
从刑事方面讲,依据刑法,若对方故意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让被告受刑事追究且情节严重,构成诬告陷害罪。被告此时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让对方承担刑事责任。民事层面,因对方不实指控使被告在人身、财产等方面遭受损失,像名誉受损致使商业机会流失等情况,被告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损失,包含精神损害赔偿。在此过程中,收集和固定证据极为关键,它是诉求得以支持的基础。若遇到此类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专业律师会依据具体情况,为你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有效的维权途径。
2025-02-24 07:35:57 回复
咨询我
被告被判无罪,满足法定条件时能反告。若觉得对方有诬告陷害行为,像故意编造假事,想让自己被刑事追责且情节严重,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诬告陷害罪。
从民事方面讲,对方不实指控使被告有损失,如名誉受损丢了商机,被告可向法院提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担责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要注意收集固定证据支持诉求 。
2025-02-24 06:48:1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刑事层面,被告被判无罪后,若发现对方故意捏造事实虚假告发,意图让自己受刑事追究且情节严重,这符合诬告陷害罪构成要件。此时被告向公安机关报案,一旦查证属实,对方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是对恶意诉讼行为的有力惩处,维护了司法秩序和公民合法权益。
(2)民事层面,对方不实指控给被告带来人身、财产损失,像名誉受损致商业机会流失等情况,被告有权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赔偿相应损失,包含精神损害赔偿。这旨在弥补被告所受伤害,恢复其合法权益状态。
提醒:
被告被判无罪后若想反告对方,务必及时收集固定能证明对方过错及自身损失的证据,必要时咨询律师分析案情。
2025-02-24 06:4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