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安徽法律咨询 > 六安法律咨询 > 六安名誉毁谤法律咨询 > 口传造谣如何收集证据

口传造谣如何收集证据

王* 安徽-六安 名誉毁谤咨询 2025.02.28 14:36:07 422人阅读

口传造谣如何收集证据

其他人都在看:
六安律师 损害赔偿律师 六安损害赔偿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人证是口传造谣证据收集的重要一环。书面证人证言清晰记录关键信息,能为案件提供有力支撑。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可让证人在法庭上直接陈述所见所闻,增强证据可信度。

(2)视听资料在现代社会是便捷的证据形式。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及时记录造谣者言论,能直观呈现其造谣行为。公开场合悄悄录制的内容,只要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便具有证据效力。

(3)电子数据在信息时代至关重要。通话记录、聊天记录截图等能还原造谣传播路径。申请公证机构公证,则是为确保电子数据真实完整,避免证据被质疑。

提醒:
收集口传造谣证据务必合法,不可为获取证据而侵犯他人权益。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分析 。

2025-02-28 21:09:06 回复
咨询我

口传造谣收集证据可这样做:
人证:找听到谣言的人,让其写书面证言,写清听到谣言的时间、地点和造谣者具体说了啥。有需要就让证人出庭。

视听资料:条件允许时,别违法也别侵犯他人权益,用设备记录造谣者言论,像在公开场合用手机悄悄录。

电子数据:造谣者通过电话等传谣言,保存通话、聊天记录截图等数据。要保证真实完整,必要时找公证机构公证。收集证据得合法,保证后续能用。  

2025-02-28 19:43:26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口传造谣收集证据可从人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三方面合法合规进行。
法律解析:
在人证方面,找到听到造谣言论的证人并让其出具包含时间、地点、造谣者具体言论等关键信息的书面证人证言,必要时还能申请证人出庭,这能为指控造谣提供有力支撑。视听资料上,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在公开场合等可用录音、录像设备记录造谣者言论,像用手机悄悄录制,以此固定证据。电子数据方面,针对通过电话、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谣言的情况,保存好通话记录、聊天记录截图等,且要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必要时申请公证。合法收集的证据在后续法律程序中才能被有效采纳。如果在收集口传造谣证据过程中遇到困惑或难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依据法律为你提供准确有效的建议和帮助 。  

2025-02-28 18:28:13 回复
咨询我

(一)人证
寻找证人时,要确保其确实听到了造谣言论。书面证人证言务必内容详实,把关键信息写清楚。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时,提前和证人沟通好时间等事宜 。

(二)视听资料
录制时一定要保证不违法和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在公开场合录制相对安全,但也别过度暴露录制行为引发冲突。录制后妥善保存原始资料。

(三)电子数据
保存通话记录和聊天记录截图时,要留意记录是否完整。申请公证能增加电子数据的可信度,公证时按公证机构要求准备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025-02-28 16:53:39 回复
咨询我

口传造谣收集证据可从多方面合法展开。

首先是人证。寻找听到造谣言论的证人,让其出具书面证人证言,详细记录听到谣言的时间、地点、造谣者具体言论等关键信息。在必要情况下,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增强证据效力。

其次是视听资料。在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条件允许时用录音、录像设备记录造谣者口传言论,像在公开场合用手机悄悄录制 。

最后是电子数据。若造谣者借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等传播谣言,保存好通话记录、聊天记录截图等电子数据。要保证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必要时申请公证机构公证。

收集证据务必合法合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收集的证据在后续法律程序中具有有效性,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2025-02-28 16:35:57 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别人造谣应该如何收集证据问题解答如下,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证据多由受害人自己收集。最为方便快捷的是视频音频资料的收集,比如加害人在正在捏造并散布受害人的虚假事实时,可以用手机或其他录音设备偷偷进行录音录像及拍照;邀请听到的人作为证人,跟他们聊天时可以将话题引入你需要的内容,并进行录音固定成证据;收集加害人的文字材料;收集受害人自己受到侵害的具体表现和事例等。诽谤的构成要符合下列要件: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3、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对一般诽谤行为需要年满16岁,16岁以下是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人,同时16岁也是刑事责任年龄。16岁以下的人有诽谤行为,其监护人有赔偿责任。4、诽谤主观上必须是故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律师解析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损害赔偿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