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一)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若想争取更有利量刑,应积极自愿如实供述罪行,明确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并且表明愿意接受处罚,主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还应积极与被害人沟通协商,争取获得被害人的谅解,从而取得谅解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这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也说明同时具备认罪认罚和谅解书情节在量刑考量上的合法性。
谅解书和认罪认罚互不冲突,量刑时能一起考虑。我曾见过相关案子,确实是这么处理的。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就是嫌疑人、被告人主动如实交代罪行,认可指控并愿接受处罚,就能依法从宽处理,这体现其态度与配合度。
谅解书是被害人原谅嫌疑人,意味着犯罪危害变小。
量刑时,认罪认罚是法定从宽情节,谅解书是酌定的。法官会综合判断,二者兼具往往对被告人更有利 。
结论:
谅解书和认罪认罚并不冲突,量刑时可叠加考量,同时具备这两个情节对量刑更有利。
法律解析: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犯罪嫌疑人等自愿如实供述罪行、承认犯罪事实且愿意接受处罚,能体现其对犯罪行为的态度与司法配合度,依法可从宽处理,这是法定从宽情节。谅解书由被害人出具,表明其对犯罪嫌疑人的谅解,意味着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降低,属于酌定从宽情节。法院量刑时,会综合全案情况,将二者共同纳入考量,在法律规定幅度内对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所以,同时拥有这两个情节比只有一个情节在量刑上更具优势。如果大家在实践中遇到与这方面相关的法律问题,或是对具体量刑等情况存在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谅解书和认罪认罚确实不冲突,且在量刑时叠加考量具有合理性。这一做法有助于更全面地衡量犯罪情况与犯罪者态度。
为更好发挥两者在量刑中的作用,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司法机关应加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宣传,让更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了解该制度意义和价值,鼓励其主动选择。促使他们真诚悔悟,如实供述罪行,积极接受处罚 。
2. 推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沟通和解。在合法合理前提下,鼓励犯罪方积极弥补被害人损失,争取被害人谅解 。
3. 法官在量刑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综合案件具体情况,准确衡量认罪认罚和谅解书的作用。确保量刑既体现对犯罪行为的惩处,也兼顾从宽情节的合理运用,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 。
法律分析:
(1)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给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坦白、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其核心在于犯罪者自身的态度与配合度。这一制度节省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诉讼效率。
(2)谅解书的存在表明被害人对犯罪行为人的宽容,犯罪行为对被害人及其家属造成的伤害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社会关系得到缓和。
(3)法定与酌定从宽情节叠加,极大影响法官量刑。认罪认罚体现犯罪者主观恶性减小,谅解书说明社会危害性降低,法官据此在量刑幅度内作出更有利判决。
提醒: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积极争取获得被害人谅解并自愿认罪认罚。但不同案件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获取精准分析 。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