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江苏法律咨询 > 扬州法律咨询 > 扬州刑事处罚辩护法律咨询 > 有哪些情形不能判处缓刑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有哪些情形不能判处缓刑

郭** 江苏-扬州 刑事处罚辩护咨询 2025.03.02 15:02:09 337人阅读

有哪些情形不能判处缓刑

其他人都在看:
扬州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扬州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因其自身特性决定他们不适合缓刑。要认识到这两类人对社会危害较大,不能因一时疏忽让他们有机会缓刑,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二)明确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不在缓刑范围内。在司法实践和日常法律认知中,要牢记缓刑适用的刑种限制。

(三)对于犯罪情节恶劣以及宣告缓刑会对社区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情况,在考量量刑时要谨慎对待,确保不随意放宽缓刑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  

2025-03-02 18:21:05 回复
咨询我

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肯定不能缓刑。累犯有再次犯罪可能,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主导犯罪,二者都不符合缓刑要求。

   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不满足缓刑条件。缓刑主要针对被判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人。

   犯罪情节严重,或者缓刑会给居住社区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像引起民众不满、威胁社区治安的,通常也不会判缓刑 。

2025-03-02 17:25:4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以及犯罪情节恶劣或宣告缓刑会对社区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通常不能判处缓刑。
法律解析:
累犯因之前犯罪受罚后又在法定期限内犯罪,显示出较高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在犯罪集团中作用关键、罪行严重,二者都不符合缓刑条件。而缓刑适用对象明确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自然不符合。此外,若犯罪情节恶劣,或宣告缓刑会严重影响社区,像引发公众不满、威胁社区治安等,也不适合缓刑。这都是为了维护法律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稳定。如果大家对缓刑相关法律规定还有疑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了解自身权益和法律责任 。  

2025-03-02 17:07:07 回复
咨询我

通常不能判处缓刑的情形有多种。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绝对不适用缓刑,前者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法定期限内再犯罪,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大;后者在犯罪集团中作用关键,罪行严重。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不符合缓刑刑种条件,缓刑针对的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犯罪情节恶劣,或宣告缓刑会对所居住社区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像引发公众强烈不满、严重威胁社区治安的,一般也不判处缓刑。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 司法机关在审判时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精准判断罪犯是否符合缓刑条件,对于不能判处缓刑的情形坚决不适用缓刑。
2. 加强对法律中缓刑适用条件的宣传,让公众了解为何某些情形不适用缓刑,提升公众对司法判决的认可度。
3. 对于不符合缓刑条件的罪犯,做好改造教育工作,帮助其更好回归社会 。

2025-03-02 16:52:2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累犯有再次犯罪倾向,社会危害性高;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主导犯罪,罪行严重,都不符合缓刑要求。

(2)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不能缓刑。缓刑的适用对象明确限定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人。

(3)犯罪情节恶劣或宣告缓刑会对社区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不适用缓刑。维护社区稳定和公众接受度是缓刑考量因素,若会引发不良后果则不适用。

提醒:
犯罪时要清楚这些不能判处缓刑的情形,务必遵守法律,避免因无知导致严重后果。涉嫌犯罪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  

2025-03-02 15:43:49 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1、数罪并罚的(指故意犯罪)。一人犯数罪,一般犯罪人的犯罪主观恶性较大。1996年最高人民在有关经济犯罪司法解释曾明确规定对经济犯罪的被告人数罪并罚时不适用缓刑。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人犯数罪不宜适用缓刑。上述法律和解释虽规定不尽明确,但其精神实质是明确的,即数罪并罚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2、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没有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的。所谓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领导作用或者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见其犯罪情节较重,一般也不宜适用缓刑。3、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此类案件要适用缓刑都有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如有自首或立功情节,未成年人或从犯等等,但要以案件事实为根据,不能为了要适用缓刑而大幅度的在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上做文章。而且只有从轻处罚情节的,不能适用缓刑;对于有减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也不宜适用缓刑。1、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除累犯以外,是因为累犯是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以后再法定的时间以内的再次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都较大,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实行缓刑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实行缓刑的罪犯不致再危害社会。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除刑法自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决于犯罪分子自身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犯罪没有认识、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实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缓刑实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正确适用缓刑的条件,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对正在准备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慑力,充分发挥刑法的打击犯罪、惩罚犯罪的作用。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在宣告缓刑时,应同时宣告缓刑的考验期。根据我国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即使对犯罪人已先行羁押,羁押的期间也不计算在缓刑考验期限的时间之内,更不能将先行羁押的期间折抵缓刑考验的时间。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应当宣告缓刑的情形有哪些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缓刑考察期内应遵守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考察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应当协助、配合,决不是代替公安机关执行缓刑考察工作。缓刑考察在要求被宣告执行缓刑的犯罪分子应遵守前面规定的内容外,重点是考察犯罪分子在缓刑考察期内是否有新的犯罪行为,是否还有漏罪及是否有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这些工作只有公安机关有权执行,所在单位和组织是无权行使的。缓刑的考验期及义务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应当宣告缓刑的情形有哪些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缓刑考察期内应遵守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考察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应当协助、配合,决不是代替公安机关执行缓刑考察工作。缓刑考察在要求被宣告执行缓刑的犯罪分子应遵守前面规定的内容外,重点是考察犯罪分子在缓刑考察期内是否有新的犯罪行为,是否还有漏罪及是否有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这些工作只有公安机关有权执行,所在单位和组织是无权行使的。缓刑的考验期及义务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危险驾驶罪不得判处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专业解答危险驾驶罪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有哪些在以下任何情况下,对危险行驶不被准许给予缓刑制裁:当涉及到一名以上人员的轻微伤害;如果被告曾有过危险驾驶的犯罪记录;如果被告是在吸食毒品之后驾驶机动车;如果被告存在再次实施危险行为的风险;如果被告在审判过程中并未展现出诚挚的悔罪态度;以及如果宣告缓刑会对被告所在社区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等。

    2024.10.18 1957阅读
  • 盗窃罪能判缓刑吗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专业解答盗窃罪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判处缓刑的。具体来说,如果情节较轻,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风险,而且缓刑对社区没有不良影响,就有可能判处缓刑。比如犯罪数额小、初次犯罪、主动退赃等,都可能增加判处缓刑的机会。

    2024.10.03 1178阅读
  • 危险驾驶罪判处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专业解答危险驾驶罪缓刑适用需考虑多因素,如情节轻重、悔罪态度、再犯风险和社区影响等。若酒精浓度低、无事故、认罪态度好且无犯罪记录,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判决结果。法官有裁量权,以确保判决公正合理。

    2024.09.14 1440阅读
  • 不能适用缓刑的情形有哪些

    专业解答以下情况不适用缓刑:1.多起犯罪合并处罚;2.共同犯罪中主犯且无法定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3.法定刑期超过十年有期徒刑。这些情况均涉及严重犯罪或犯罪情节较重,因此不适用缓刑制度,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2024.08.03 3594阅读
  • 不能判处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专业解答以下三种情形不宜判死刑: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因身心未成熟,应关爱呵护,不得判死刑,成年年龄以公历实足年龄为准;2)怀孕女性罪犯,不论罪行轻重,不得判死刑,以保护胎儿生命权;3)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老人,一般不宜判死刑,但如以极端残忍手段致人死亡则例外。

    2024.07.30 1677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