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将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区分开来。判刑是对犯罪人犯罪行为在刑事层面的惩处,而赔偿是基于民事法律关系,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填补。
(2)刑罚的施加并不豁免犯罪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这是为了充分保障被害人的权益,使其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能得到弥补。
(3)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进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索赔范围涵盖因犯罪行为受伤产生的一系列合理费用。
(4)刑事诉讼结束后发现新损失或未主张的损失,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索赔,体现法律对被害人权益保障的持续性和完整性。
提醒: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要及时主张赔偿权益。刑事诉讼结束后发现新损失也别慌,可依法单独提民事诉讼 。
2025-03-06 10:33:14 回复
咨询我
(一)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因犯罪行为导致物质损失的相关证据,比如医疗费用票据、护理费用支付凭证、工作单位出具的误工证明、交通费用票据等,以便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能有力支持自己的赔偿诉求。
(二)若刑事诉讼结束后发现新损失或当时未主张的损失,要注意民事诉讼的时效问题,尽快单独提起民事诉讼,避免因时效问题影响自己获得赔偿的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2025-03-06 10:21:40 回复
咨询我
在刑事诉讼里犯罪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存在,明确了判刑是对刑事责任的追究,赔偿则是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民事责任承担。即便犯罪人被处刑罚,民事赔偿义务也不能免除。
为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得以实现,有以下措施:
1.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人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因伤产生的合理费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在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提高诉讼效率,节省司法资源。
2. 若刑事诉讼结束后发现新损失或当时未主张的损失,被害人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法律全面保障被害人权益,让犯罪人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
2025-03-06 10:11:0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刑事诉讼中犯罪人被判刑后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解析: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明确,判刑是对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惩处,而赔偿是其对被害人物质损失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二者并不冲突。犯罪人即便接受刑事处罚,民事赔偿义务也不能免除。在刑事诉讼过程里,被害人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主张因犯罪行为受伤产生的诸如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就算刑事诉讼结束,若有新发现或当时未主张的损失,还能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索赔。这体现了法律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全面保障,旨在维护公平正义。如果大家在这方面存在疑问,或是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欢迎随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06 08:33:40 回复
咨询我
刑事诉讼里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判刑是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赔偿是犯罪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担责。即便被判刑,民事赔偿义务也免除不了。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能提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人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
刑事诉讼结束后,若有新损失或之前没主张的,还能单独提民事诉讼索赔。法律保障被害人权益,犯罪人得为损害担责,实现公平正义 。
2025-03-06 07:24: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