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约定需依据法律判断效力。竞业限制或服务期约定情形下,违约金有明确限制规则,其他非法定情形公司随意设高额违约金可能无效。
针对不同情况有相应措施:
1. 竞业限制方面,违约金通常要结合劳动者工资、单位支付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数额、竞业限制期限等因素合理确定。若过高,劳动者能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劳动者应收集自身工资、经济补偿等相关证据 。
2. 服务期方面,违约金不能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以及服务期未履行部分分摊的培训费用。劳动者要明确培训费用明细。
3. 若不属于法定情形,劳动者先与公司沟通违约金过高问题,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仲裁时需准备好能证明自身主张的材料,以保障自身权益。
法律分析:
(1)竞业限制方面,违约金的判定较为复杂。要从劳动者工资收入、单位给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以及竞业限制期限等多方面考量。如果违约金过高,劳动者有权利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调整,以此保障自身权益。
(2)服务期的违约金有着明确限制。其上限是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同时也不能超过服务期未履行部分应分摊的培训费用,这避免了用人单位随意高额设定违约金。
(3)若不属于竞业限制和服务期的法定情形,公司自行设定的高额违约金可能是无效的。当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可先尝试与公司沟通,指出违约金过高的不合理之处。若协商失败,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让专业机构审查违约金合理性并裁决。
提醒:
面对违约金问题,先确认是否属法定情形,协商不成及时申请仲裁维护权益 。
(一)先判断违约金约定的情形。查看自身情况是否属于竞业限制或服务期约定,这决定了后面对违约金的判定规则。
(二)若是竞业限制。留意违约金是否综合考虑工资收入、竞业限制补偿数额、期限等因素,过高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
(三)若是服务期。明确违约金不能超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以及未履行部分分摊的培训费用。
(四)若不属于法定情形。先和公司沟通违约金过高问题,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
1. 先看违约金约定有无法律依据。竞业限制或服务期约定情形下,违约金数额有规则限制。
竞业限制的违约金,要综合劳动者工资、单位支付的补偿及竞业限制期限等确定,过高时劳动者可要求调整。
2. 服务期的违约金,不能超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也不能超未履行部分分摊的费用。
3. 非法定情形,公司设高额违约金可能无效。可先协商,不成则申请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
结论:
违约金约定需看是否有法律依据,不同法定情形有不同规则,非法定情形随意设高额违约金可能无效,可协商或仲裁维权。
法律解析:
在法律层面,竞业限制和服务期约定的违约金有明确规定。竞业限制的违约金确定要综合劳动者工资、单位支付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数额、竞业限制期限等因素,过高时劳动者能请求调整。服务期的违约金不能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也不能超过服务期未履行部分分摊的培训费用。若不属于这两种法定情形,公司随意设定的高额违约金很可能不具法律效力。当面临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先尝试与公司就违约金过高问题进行沟通协商。要是协商没有结果,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对违约金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如果在这方面你还有疑问,或者需要专业的法律建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