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一般的逃避债务转移财产属于民事纠纷范畴,旨在通过合法手段逃避履行债务责任。
(2)法院判决裁定生效后,为逃避执行转移财产且情节严重,如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是对司法权威和债权人权益的严重挑战。
(3)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债务等进行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虚假破产罪,维护市场秩序和债权人权益。
(4)债权人发现债务人转移财产,可在民事程序中申请财产保全、行使撤销权维护权益,符合犯罪标准还能追究刑事责任。
提醒:
留意债务人财产动向,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
2025-03-12 08:15:06 回复
咨询我
(一)若发现对方可能在转移财产,赶紧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让法院对相关财产进行查封、冻结等措施,防止财产被转移。
(二)要是债务人有放弃债权、无偿转让财产等危害债权的行为,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
(三)一旦发现债务人的行为符合犯罪标准,比如在判决裁定生效后恶意转移财产情节严重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
2025-03-12 07:15:34 回复
咨询我
通常,逃避债务转移财产多属民事纠纷,不算犯罪。
但有特殊情况。
法院判决裁定生效后,为躲执行转移财产且情节严重,像导致判决裁定没法执行,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公司企业隐匿财产、虚构债务转移财产搞虚假破产,损害债权人利益,相关责任人可能构成虚假破产罪。
债权人发现债务人转移财产,可在民事程序里申请财产保全、行使撤销权维权,构成犯罪的能追究刑责 。
2025-03-12 07:14:4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逃避债务转移财产一般属民事纠纷,特定情形下可能涉嫌犯罪,债权人有多种维权途径。
法律解析:
在一般情况下,逃避债务转移财产只是民事问题。但在法院判决、裁定生效后,为逃避执行转移财产且情节严重,像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等手段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构成虚假破产罪。当债权人发现债务人转移财产,在民事程序里,能申请财产保全,还能行使债权人撤销权来维护自身权益。若达到犯罪标准,也可依法追究对方刑事责任。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法律问题,不确定如何处理,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12 05:59:45 回复
咨询我
逃避债务转移财产多数属民事纠纷,特定情形会涉嫌犯罪。
1. 法院判决、裁定生效后,为逃避执行转移财产且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像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就属于情节严重情形。这种行为严重破坏司法秩序与权威,损害胜诉方合法权益。
2. 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债务等进行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虚假破产罪。这侵害了债权人财产权益,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为维护债权人权益,发现债务人转移财产,在民事程序里可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财产继续流失;可行使债权人撤销权,撤销恶意转移财产行为。若符合犯罪标准,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借助公权力让债务人受到应有惩处 。
2025-03-12 05:3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