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突发疾病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赔偿涉及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属处理后事的经济负担。
2.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比例发放给特定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增加10%,保障了依靠工亡职工生活的亲属的基本生活。
3.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为家属提供较大经济补偿。
建议家属及时收集相关证明材料,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维护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应积极配合家属申请工伤认定和赔偿,确保家属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分析:
(1)在工地突发疾病,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形被视同为工伤,这是法律给予劳动者的一种保障。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家属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
(2)丧葬补助金按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它能帮助家属处理死者的丧葬事宜。
(3)供养亲属抚恤金是为保障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的生活。配偶每月拿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还有额外10%的增加。
(4)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是一笔较大数额的赔偿。不过具体赔偿数额要依据当地工资水平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进行计算。
提醒:
家属申请赔偿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医疗和劳动关系证明。因各地标准有别,建议咨询以精准分析赔偿情况。
(一)对于丧葬补助金,家属需关注当地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数据,可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获取,然后按照6个月的该平均工资来计算。
(二)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时,要准备好证明亲属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且无劳动能力的材料,如亲属关系证明、无劳动能力鉴定等,按照相应比例计算金额。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可通过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获取该收入标准。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1. 工地突发疾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算工伤。
2. 赔偿项目及标准:
丧葬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比例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或孤儿再加10%。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
3. 具体赔偿数额,结合当地工资和全国城镇收入计算。
结论:
在工地突发疾病,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赔偿涉及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数额依当地情况计算。
法律解析: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对于这类情况的赔偿,丧葬补助金按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发放;供养亲属抚恤金根据职工本人工资比例给予其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在此基础上增加10%;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些赔偿标准旨在保障因工死亡职工家属的合法权益。因各地工资水平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同,具体赔偿数额存在差异。如果遇到此类工伤赔偿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专业解答如果员工因工作患上职业病,病情突然恶化不幸离世,那按照现行法律,应该把这种情况视为工伤来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家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里拿到丧葬费补贴、给家属的抚恤金和一次性公亡补助等费用。这些补偿不仅是对员工生命的尊重,也是对他们家庭的经济支持和精神慰藉。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公正地处理这类工伤事件,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让家属在悲痛中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专业解答若在正常工作日或作业现场突发疾病致死,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可认定为工伤,享有工伤赔偿权益。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因公殉职员工家属可向工伤保险基金申请丧葬补贴金(六个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员工工资一定比例)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倍)。
专业解答劳动者在工作中突发重病或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为工伤,享受工伤赔付。直系亲属可获丧葬补助金(6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或孤儿增加10%,总额不超过死者生前工资)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供养亲属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确定。
专业解答职员因公突发疾病致死,按法律应认定为工伤。雇主须在30个工作日内申报此事故,否则家属或工会可在一年内代为申报。申报后,家属可依法向相关部门申请工伤赔偿。这一流程确保了伤亡员工及其家属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督促雇主履行法定义务。家属和工会在必要时应主动介入,确保权益不受侵害。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与保护。
专业解答若员工在宿舍因病去世,通常不认定为工伤,企业需从社保基金支付两个月平均工资作为丧葬费。对于直系供养亲属,救济金支付规定如下:一位亲属支付六个月工资,两位支付九个月,超过三位支付十二个月工资。整体赔偿数额通常在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之间。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