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刑事立案后在特定情形下可撤案。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未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况。此外,侦查阶段犯罪情节轻微依刑法无需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侦查机关可撤案;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可决定不起诉终结程序。
2. 解决措施和建议:侦查机关与检察机关应严格依照法定情形判断是否撤案或不起诉,避免随意操作。加强对撤案、不起诉决定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对于符合撤案条件的,应及时告知相关当事人,保障其知情权。同时,建立案件例子库,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2025-03-15 11:54:2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刑事立案后有多种撤案情形。当案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时可撤案,这体现了法律对轻微行为的合理界定。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像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且经过五年等情况,也会撤案,避免对久远犯罪的过度追究。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司法程序自然无需继续,会进行撤案处理。
(4)对于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如侮辱、诽谤案,遵循当事人意愿撤案。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由于刑事责任主体消失,案件也会撤案。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也会撤案。另外,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符合相应条件时,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也能决定撤案或不起诉。
提醒:刑事撤案情况复杂,不同案情对应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具体分析。
2025-03-15 11:40:37 回复
咨询我
(一)若案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可向司法机关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申请撤案。
(二)对于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情况,需收集能证明已过时效的证据,如时间证明等,然后提交给司法机关争取撤案。
(三)若存在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情况,及时获取特赦令相关文件并呈交司法机关。
(四)若是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且被害人没告诉或撤回告诉,被害人要明确表达意愿并提交书面材料。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提供死亡证明等材料给司法机关。
(六)符合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找到对应的法律依据和相关证明申请撤案。
(七)在侦查阶段,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侦查机关可主动决定撤案;审查起诉阶段,可向检察机关陈述情况争取不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5-03-15 11:05:07 回复
咨询我
刑事立案后,满足以下情形可撤案:
1. 情节很轻、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
2.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像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过了五年。
3.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4. 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告诉或撤回告诉,如侮辱、诽谤案。
5. 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6.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责。
侦查阶段,犯罪情节轻无需判刑或可免刑,侦查机关可撤案;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可决定不起诉终结程序。
2025-03-15 09:41:2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刑事立案后在特定情形下能撤案,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符合条件也可作相应处理终结程序。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立案后出现以下情形可撤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在侦查阶段,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侦查机关可撤案;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能决定不起诉终结诉讼。这是为了确保司法资源合理运用,精准打击犯罪。若您遇到刑事立案相关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能为您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2025-03-15 08:3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