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职工因工死亡,近亲属能从工伤保险基金领三笔钱,分别是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2. 丧葬补助金是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
3.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比例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再加10%,总额不超死者生前工资。
4.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5. 数据有变化,想算赔偿金额,可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2025-03-15 17:24:06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法律解析: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死亡后,近亲属可获相应补偿。丧葬补助金是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比例发给由其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在此基础上每月增加10%,且各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不高于职工生前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由于相关数据动态变化,准确的赔偿金额需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若遇到此类情况或对赔偿计算、申请流程等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或我进一步咨询。
2025-03-15 16:42:19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获得三项补偿,分别是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这体现了工伤保险对工亡职工家属的保障。
(2)丧葬补助金计算方式明确,是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能为家属处理丧葬事宜提供一定经济支持。
(3)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比例发放,发给符合条件的亲属,配偶、其他亲属等有不同标准,且总和不高于工亡职工生前工资,保障了亲属的基本生活。
(4)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数额较高,对家属是重要的经济补偿。
(5)由于相关数据动态变化,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具体数据才能准确计算赔偿金额。
提醒:
申请工亡赔偿时要及时准备好相关材料,因不同情况赔偿细节可能有差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3-15 16:01:26 回复
咨询我
(一)职工因工死亡,近亲属索赔步骤
1. 确定职工因工死亡的事实,收集相关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医疗记录、事故报告等。
2. 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体数据。
3. 根据规定计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金额。
4. 向工伤保险基金申请领取相应赔偿。
(二)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时,要准备能证明亲属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材料,如社区证明、医院诊断等。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25-03-15 14:11:34 回复
咨询我
职工因工死亡,近亲属可获三项工伤保险基金赔偿,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 丧葬补助金是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在此标准上加10%,各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不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工资。
3.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因相关数据动态变化,建议向当地社保部门咨询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体数据,从而准确计算赔偿金额。
2025-03-15 12:59: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