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1. 生产、销售的食品里掺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或卖明知掺有这类原料的食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按生产、销售假药罪处罚。生产销售金额达200万属“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还会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具体量刑结合实际判。
结论: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量刑依据不同情形而定,生产销售金额200万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一般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但具体量刑需结合实际案件情况综合判定。
法律解析:
根据《刑法》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食品的,有三个量刑档次。普通情形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按生产、销售假药罪规定处罚。其中生产销售金额200万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不过,法律量刑并非“一刀切”,会综合考量犯罪手段、危害后果、是否有自首或立功等情节。例如,若犯罪嫌疑人有自首情节,可能在量刑上从轻处罚。如果您遇到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法律分析:
(1)《刑法》明确规定,在食品生产销售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或销售此类食品,最低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刑罚提升至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照生产、销售假药罪规定处罚。生产销售金额达200万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通常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还会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4)但最终量刑需结合实际案情,像犯罪手段、危害后果以及是否存在自首、立功等情节综合判断。
提醒: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后果严重,相关从业者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同案件量刑差异大,若涉及此类法律问题,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对于涉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情况,如果发现此类违法行为,消费者应及时向食品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保管好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食品样品等。
(二)企业要严格遵守食品生产销售的规范,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控体系,从源头把控食品原料的安全性,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三)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准确认定犯罪情节,综合考虑犯罪手段、危害后果以及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确保量刑公平合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危害极大,《刑法》对其有明确量刑标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严重危害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依照生产、销售假药罪处罚。生产销售金额达200万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量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但最终量刑需结合实际案件情况确定。
为遏制此类犯罪,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环节的日常监管,加大抽检力度;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对犯罪行为及时惩处;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