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务派遣合同工伤纠纷能异地起诉,但得符合管辖规则。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基层法院管。若两地不同且双方分别起诉,由最先立案的法院处理。
2. 符合管辖规定就能异地起诉。不过工伤纠纷要先仲裁,对结果不服才能起诉。
3. 发生工伤,劳动者先申请认定和鉴定,再和派遣、用工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申请仲裁,对结果不满再按规定起诉。
结论:
劳务派遣合同工伤纠纷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管辖规则下可异地起诉,且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若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同,双方分别向两地法院起诉时,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在劳务派遣合同工伤纠纷中,只要满足这些管辖条件,就能够异地起诉。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伤纠纷要先进行劳动仲裁,只有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以向法院起诉。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应依次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接着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再按管辖规定起诉。如果您在劳务派遣合同工伤纠纷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法律分析:
(1)劳务派遣合同工伤纠纷可异地起诉,但需遵循法律规定的管辖规则。劳动争议案件一般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当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不同,且双方分别向两地法院起诉时,由最先立案的法院来管辖案件。
(3)工伤纠纷要先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才可以起诉。劳动者发生工伤后,要先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接着和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就按管辖规定向法院起诉。
提醒:
劳务派遣合同工伤纠纷异地起诉需严格按管辖规则进行。且一定要先完成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及仲裁程序,不同案情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分析。
(一)明确管辖法院
劳动争议案件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若两地不同且双方分别起诉,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
(二)遵循劳动仲裁前置程序
工伤纠纷需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起诉。
(三)按流程处理纠纷
发生工伤后,劳动者先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与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再向符合管辖规定的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若进入诉讼阶段,法院管辖规则与此相关联,也需遵循相应规定。
专业解答1、明确规定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防止派遣公司不签、迟签劳动合同;2、明确规定派遣公司有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定义务并承担没有依法缴纳的法律责任,防止派遣公司不缴、漏缴社保;3、双方可以约定派遣员工在哪些情形下叫以退回劳务公司及员工退回方式;等等。
专业解答职工被派遣到异地工作期间发生工伤,是工伤事故发生地与用人单位住所地不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向用人单位参保地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照参保地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没有参保的,在工伤事故发生地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事故发生地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专业解答劳务派遣合同到期后被派遣到外地是没有经济补偿的,因为在劳务派遣合同到期后,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就已经正式的结束了,此时就不需要再对劳动者进行任何的补偿,而且被派遣到外地肯定不是用工单位作出的决定,在合同到期后对于派遣的劳动者就没有任何支配权了。
专业解答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八条以及第十九条的规定跨地区劳务派遣工的社保应该按用工单位所在地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专业解答第六十六条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第六十七条 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