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医疗过错纠纷举证责任分配:
1. 患者先举证。患者要初步证明医疗行为、损害结果以及二者因果关系,比如拿出病历、诊断证明,证实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及受到损害。
2. 一般过错患者证。通常由患者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但医疗机构隐匿或拒绝提供、伪造篡改销毁病历资料,可直接认定其有过错。
3. 特殊情况医院证。医疗机构违规操作或违规处理病历资料,要自己证明无过错。
2025-03-16 08:54:0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医疗过错纠纷中,患者通常需对医疗行为、损害结果及因果关系初步举证,并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但在隐匿病历等特定情形下可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特殊情况如违反诊疗规范或病历资料问题时,由医疗机构举证自己无过错。
法律解析:
在医疗过错纠纷里,遵循相应的举证规则。患者作为维权方,要先拿出证据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了损害,以及两者存在关联,病历、诊断证明等就是常见的证据。一般而言,过错责任原则要求患者去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然而,当医疗机构隐匿或拒绝提供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时,就直接推定其有过错。另外,若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诊疗规范,或者出现遗失、伪造、篡改、违法销毁病历资料等特殊情况,举证责任则倒置给医疗机构,由其证明自己无过错。
如果您在医疗过错纠纷方面遇到问题,不清楚如何举证或对责任分配有疑问,欢迎向我或者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16 07:30:2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在医疗过错纠纷里,患者负有初步举证责任。要对医疗行为、损害结果以及二者因果关系进行证明,可通过如病历、诊断证明等材料来证实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诊并受到损害。
(2)通常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多数时候需患者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但当医疗机构有隐匿或拒绝提供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等行为时,可直接推定其有过错。
(3)在特殊情况下适用过错推定。若医疗机构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诊疗规范,或者遗失、伪造、篡改、违法销毁病历资料,此时医疗机构要承担证明自己无过错的举证责任。
提醒:
患者在就医时应妥善保管病历等相关资料,以便在纠纷发生时有据可依。不同医疗过错纠纷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3-16 06:50:08 回复
咨询我
(一)患者在医疗过错纠纷中,应主动收集证明医疗行为、损害结果及因果关系的证据,比如病历、诊断证明等,以此完成初步举证。
(二)通常情况下,患者要收集能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的证据。但当出现医疗机构隐匿或拒绝提供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等情况,患者可借助这些情形让医疗机构被推定有过错。
(三)若存在医疗机构违反诊疗规范,或遗失、伪造、篡改、违法销毁病历资料等特殊情况,患者可要求医疗机构承担证明自己无过错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2025-03-16 06:00:50 回复
咨询我
1. 医疗过错纠纷举证责任分配以保障公平合理、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为目的。患者通常要对医疗行为、损害结果及因果关系初步举证,这能促使患者积极提供就医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等,证明自己在医疗机构就诊及受到的损害。
2. 一般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由患者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但特定情形可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像隐匿或拒绝提供病历资料等。这可约束医疗机构规范管理病历资料,避免不正当行为。
3. 特殊情况适用过错推定,当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或违法处理病历资料时,由其承担无过错的举证责任。这能增强医疗机构依法行医、规范诊疗的意识。
建议患者及时收集保管好就医证据,医疗机构加强病历资料管理,依法依规开展诊疗活动,双方在纠纷发生时理性解决。
2025-03-16 05:3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