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院对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房屋征收补偿或责令交地决定,有这些情形通常不执行:
一是明显缺事实依据,如房屋面积、性质认定有误。
二是明显缺法律法规依据,像征收程序违法。
三是不符公平补偿原则,损害被执行人权益。
四是违反行政目的,损害公共利益。
五是违反法定或正当程序。
六是超越职权。
七是其他不宜执行的法定情形。
2025-03-16 12:48:0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法院对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或集体土地上责令交出土地决定,在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法律依据,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违反行政目的、法定程序,超越职权等情形下通常不予执行。
法律解析:《行政强制法》等相关法律对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有严格规定。当存在明显缺乏事实根据,如征收补偿决定中房屋面积、性质认定错误,会使执行基础不牢固;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像征收程序违法未按法定程序作决定,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损害被执行人权益,违背了征收要保障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初衷;违反行政目的、法定程序或超越职权等情况,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这些情形下法院不予执行,是为了维护法律尊严和当事人合法权益。如果大家在遇到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相关决定时,对自身情况是否符合上述情形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5-03-16 11:31:1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法院在审查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相关决定时,对于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情况不予执行。比如征收补偿决定对房屋面积等认定错误,事实基础不扎实,强制执行可能侵害当事人权益。
(2)若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像征收程序严重违法,未按法定程序作出征收决定,法院不会支持强制执行。因为合法的程序是行政行为有效的保障。
(3)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使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无保障,如补偿过低无法保障居住需求,法院也会拒绝执行,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4)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违反法定或正当程序,超越职权以及存在其他不宜强制执行情形的,法院同样不予执行。
提醒:
行政机关在申请强制执行时应确保行为合法合规,当事人若认为行政机关申请不合理,可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具体案情建议咨询专业分析。
2025-03-16 09:53:54 回复
咨询我
(一)行政机关在申请强制执行前,应仔细审核征收补偿决定或责令交出土地决定所依据的事实,确保被征收房屋面积、性质等认定准确,避免出现事实错误。
(二)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规定的征收程序,依法作出征收决定,杜绝征收程序严重违法的情况发生。
(三)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遵循公平补偿原则,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不受损害。
(四)确保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目的,不损害公共利益。
(五)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进行相关行政行为。
(六)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不超越职权。
(七)及时关注法律、法规、规章的更新,避免出现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征收补偿决定存在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等七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2025-03-16 08:02:45 回复
咨询我
法院对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或责令交出土地决定,若存在明显不合理或违法情形通常不予执行。这些情形包括缺乏事实根据、法律依据,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违反行政目的和程序,超越职权以及其他法定不宜执行的情况。
为避免法院不予执行情况发生,行政机关应做到:
1. 确保事实认定准确,对被征收房屋面积、性质等进行严格核实,避免认定错误。
2. 严格遵循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征收决定,保证征收程序合法。
3. 秉持公平补偿原则,制定合理补偿标准,保障被执行人基本生活和生产经营条件。
4. 行政行为要符合行政目的,不损害公共利益。
5. 遵守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不超越职权范围。
2025-03-16 06:4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