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工作期间肇事,单位是否担责要看具体情况。若员工执行工作任务时肇事,单位一般担责,像被派送货途中肇事就属此类。
2. 若员工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单位担责后能向员工追偿。
3. 若肇事与工作任务无关,如上班办私事肇事,单位通常不担责。
总之,判断单位担责与否,关键看肇事是否和工作任务相关。
2025-03-17 05:54:3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工作期间肇事单位是否担责取决于肇事行为是否与执行工作任务相关,若相关单位一般担责,若员工故意或重大过失单位担责后可追偿,若与工作任务无关单位通常不担责。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原则规定,员工执行工作任务时肇事,单位需承担侵权责任,像员工受单位指派开车送货途中肇事就属于这种情况。不过,若员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单位担责后有权向员工追偿。而当肇事并非发生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如员工上班期间办私事肇事,单位通常无需担责。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此类情况往往较为复杂,难以清晰判断。如果您在工作期间肇事方面存在疑问,不确定单位是否该担责,可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且详细的法律建议。
2025-03-17 05:27:08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员工执行工作任务时肇事,一般适用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原则,单位需承担侵权责任。这是因为员工是为单位利益进行活动,单位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负有管理和监督义务。
(2)若员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肇事,单位在承担责任后可向员工追偿。这种情况下,员工自身的过错程度较大,不能让单位完全承担后果。
(3)肇事若并非发生在执行工作任务期间,如员工上班办私事肇事,单位通常不担责。此时肇事与单位工作任务无关,让单位担责不符合公平原则。
提醒:
判断单位是否担责需准确界定肇事与工作任务的关联性,不同情况处理方式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3-17 03:27:28 回复
咨询我
(一)若要确定工作期间肇事单位是否担责,先明确肇事行为与工作任务的关联性。若员工是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肇事,单位大概率要担责;若肇事是因员工办私事等与工作无关的事,单位一般不担责。
(二)若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肇事,但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单位担责后可向员工追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2025-03-17 03:01:27 回复
咨询我
工作期间肇事单位是否担责取决于肇事行为与执行工作任务的关联性。若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肇事,单位一般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承担侵权责任,如受单位指派开车送货途中肇事。但员工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时,单位担责后可向其追偿。若肇事与工作任务无关,像员工上班期间办私事肇事,单位通常不担责。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 单位应明确员工工作职责和范围,规范工作流程,避免因职责不清引发争议。
2.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减少因员工过错导致的肇事情况。
3. 当发生肇事情况时,及时收集证据,确定肇事行为与工作任务的关系,以便明确责任。
2025-03-17 02:1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