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若想确保遗产按自己意愿分配,被继承人应尽早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明确遗产分配方式和继承人,可找专业律师协助。
(二)再婚家庭中,各方应明确家庭成员关系,判断继父母与继子女是否形成扶养关系,这关系到继子女有无继承权。
(三)在法定继承时,继承人应关注自身及其他继承人情况,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可主张适当照顾;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可争取多分;有扶养能力却不尽义务的,其他继承人可主张其少分或不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025-03-17 22:54:07 回复
咨询我
1. 再婚遗产继承有法定和遗嘱两种方式,遗嘱继承优先。若有合法遗嘱,按遗嘱分配遗产。
2. 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含配偶、子女、父母。再婚配偶有继承权,子女涵盖婚生、非婚生、养子女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可继承。
3. 如再婚老人去世,配偶、亲生子女、有扶养关系继子女、父母共同继承。一般份额均等,特殊困难且缺劳动能力者应照顾,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居者可多分,有能力却不尽义务者少分或不分。
2025-03-17 21:09:3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再婚遗产继承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方式,遗嘱继承优先,法定继承中再婚配偶、特定子女、父母等有相应继承权,且继承份额有不同规定。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再婚遗产继承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若被继承人立下合法有效遗嘱,遗产就按遗嘱分配。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包含配偶、子女、父母。再婚配偶作为合法伴侣享有继承权,子女涵盖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若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扶养关系,继子女也有继承权。比如再婚老人去世,其再婚配偶、亲生子女、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共同参与继承,通常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份额均等,但生活困难又缺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会被照顾,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可多分,有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的应不分或少分。若您在再婚遗产继承方面有疑惑,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17 20:26:37 回复
咨询我
1. 再婚遗产继承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且遗嘱继承优先。若被继承人有合法有效遗嘱,就按遗嘱分配遗产;无遗嘱则按法定继承处理。
2. 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含配偶、子女、父母。再婚配偶是合法伴侣,有继承权。子女涵盖婚生、非婚生、养子女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形成扶养关系时,继子女也有继承权。
3. 以再婚老人去世为例,再婚配偶、亲生子女、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共同参与继承。通常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份额均等,但对生活困难又缺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照顾,对尽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可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义务的应不分或少分。
解决措施和建议:被继承人可提前立合法遗嘱明确遗产分配;继承人应依法依规继承,产生纠纷可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025-03-17 20:11:3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再婚遗产继承存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其中遗嘱继承具有优先性。当被继承人订立的遗嘱合法有效时,遗产将严格按照遗嘱进行分配,这充分尊重了被继承人对自己财产的处分意愿。
(2)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涵盖配偶、子女、父母。再婚配偶作为合法婚姻关系中的伴侣,依法享有继承权。子女的范围较广,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若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形成了扶养关系,继子女同样具备继承资格。
(3)在实际继承中,若再婚老人离世,其再婚配偶、亲生子女、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以及父母会共同参与遗产继承。通常,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是均等的。不过,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会给予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适当多分;而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则可能少分或不分遗产。
提醒:
再婚家庭遗产继承情况复杂,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获取精准分析。
2025-03-17 18:16: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