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保证人与债权人有自主约定保证期间的权利。这是基于民事主体意思自治原则,双方能根据自身意愿对保证期间作出安排。
只要约定符合法定条件,不触碰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红线,也不违背公序良俗,就能产生法律效力。像约定连带保证责任期限为三年这种情况,在满足上述条件时就是有效的。
(2)保证期间对债权人行使权利有重要限制。在约定的三年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必须按规定方式向保证人主张自己的权利。在连带责任保证里,若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便无需再承担保证责任。
(3)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发动,后面就依照诉讼时效相关规定来处理,比如适用中断、中止等规则。
提醒:
约定保证期间要谨慎,债权人需留意保证期间内主张自己的权利的方式,以免影响自身权益。
2025-03-25 08:36:25 回复
咨询我
约定连带保证责任期限为三年通常有效。保证人与债权人能自行约定保证期间,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该约定就具备法律效力。
不过,在这三年保证期间存在不同情况。首先,若债权人未按规定方式向保证人主张自己的权利,在连带责任保证里,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便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其次,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开始起算,后面按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处理。
为保障自身权益,债权人要明确保证期间,在期间内按规定方式向保证人主张自己的权利;保证人也需关注保证期间,若债权人未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及时确认自身是否仍需承担保证责任。
2025-03-25 08:17:3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约定连带保证责任期限为三年通常是有效的,但需关注债权人在该期间主张自己的权利情况。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保证人与债权人可自行约定保证期间,只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约定即为有效。所以约定连带保证责任期限三年是被认可的。在这三年保证期间内,债权人主张自己的权利的方式很关键。在连带责任保证里,若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就无需再承担责任。要是债权人依法在保证期间主张了权利,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开始起算,后面按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处理。法律规定细致严谨,实际情况却复杂多样。要是你在保证责任期限、债权人主张自己的权利等方面存在疑问,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行为符合法律规范。
2025-03-25 07:37:35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约定连带保证责任期限为三年,首先要确认该约定是否符合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条件。若符合,此约定有效。
(二)在这三年保证期间内,债权人要按规定方式向保证人主张自己的权利。在连带责任保证里,需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否则保证人不再担责。
(三)若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开始计算,后面按诉讼时效规定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条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025-03-25 07:36:42 回复
咨询我
1.保证期间可由保证人与债权人自行约定。只要不违法违规、不违背公序良俗,约定就有效,像约定连带保证责任期限三年就是有效的。
2025-03-25 06:3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