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职工遭遇上述情形之一,首先要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受伤情况,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事故现场照片、诊断证明、工作相关记录等。
(二)按照规定流程,尽快申请工伤认定,一般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材料给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三)积极配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将决定最终的待遇支付标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等等。
职工有这些情况,能要求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工作时、工作地点因工作受伤。
工作前后,做准备或收尾工作受伤。
工作中因履行职责遭暴力等伤害。
患上职业病。
因公外出受伤或失踪。
上下班非主责交通事故受伤。
工作时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
抢险救灾等活动中受伤。
因战、因公负伤旧伤复发。
认定工伤和鉴定劳动能力后,就能依规申领待遇。
结论:
职工若出现规定的九种情形,经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请求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于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事故伤害等九种情形,都可认定为工伤。这些规定旨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使职工在为单位付出劳动过程中遭遇意外或疾病时能得到应有的补偿和救助。工伤认定确保职工所受伤害符合法定工伤范围,劳动能力鉴定则确定职工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受损程度,据此来按规定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大家对自身遭遇的情况是否属于工伤存疑,或者对工伤认定及待遇支付等方面有困惑,欢迎随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职工在多种特定情形下可请求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这些情形涵盖工作过程中的意外事故、职业病,以及一些特殊场景下受到的伤害等。
为保障职工顺利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有如下建议:
1.用人单位应积极履行告知义务,让职工清楚了解自身权益及申请流程。当职工发生可能符合工伤情形的事件时,单位需及时协助处理相关事宜。
2.职工自身要增强法律意识,遇到符合上述情形的情况,及时向单位报告,并积极收集留存好相关证据,如医疗诊断证明、事故现场证明等。
3.相关部门应优化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确保职工能按规定及时请求支付待遇,让工伤保险制度更好地发挥保障作用。
专业解答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能同时要求单位支付工伤待遇与损害赔偿么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专业解答工伤待遇的支付情况,首先可以通过社会保险经过机构进行查询。一般是由负责进行赔偿的用人单位或者是保险机构来进行负责。双方必须约定好什么时候进行下发工伤赔偿以及当月工伤职工待遇支付的相关账务问题。
专业解答特殊条件的工伤保险待遇可以不予支付的情况有: 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拒绝治疗的;被判处刑罚正在收监执行的。劳动者发生工伤后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工伤保险待遇,以解决劳动者因工伤所遭受的损失,帮助劳动者渡过工伤伤害的难关。
律师解析 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不再具有劳动法意义上的主体资格,不再适用劳动法律法规,加班工资是劳动法意义上的一个概念。 因此,依法亨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不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但依法亨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聘用协议对其劳动报酬进行约定。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