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从法律层面讲,抚养权制度设立目的是保障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所以成年子女不涉及“判给谁”。成年意味着拥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父母离婚无需确定成年子女归属。
(2)父母离婚时,成年子女的居住选择完全自主。可依自身意愿决定与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也能凭借自身能力独立生活。
(3)关于财产分割,原则上父母离婚分割的是夫妻共同财产,成年子女通常不参与。不过,要是存在家庭共有财产,比如家庭成员共同出资购买的房产等,就要依法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划分。
提醒:
成年子女虽不涉及抚养权问题,但家庭事务复杂,遇到财产等纠纷,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依法维护权益。
2025-03-25 19:09:04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父母离婚,成年子女无需纠结“判给谁”,因为他们已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能自主决定生活方式。可选择和父亲生活,也可选择和母亲生活,或者自己独立生活。
(二)在父母离婚财产分割方面,正常情况下成年子女不参与。不过要是有家庭共有财产,就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表明成年子女有自主决定生活及处理自身事务的能力。
2025-03-25 18:15:21 回复
咨询我
成年子女在父母离婚时,不存在“判给谁”一说。
法律上,抚养权主要针对未成年子女。子女成年(年满18周岁)后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能自行决定事务,无需因监护抚养确定跟谁生活。
父母离婚,成年子女可自主决定与父或母同住,也能独立生活。
财产分割方面,成年子女通常不参与。不过若有家庭共有财产等特殊情况,就要依具体情形依法处理。
2025-03-25 18:11:5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成年子女在父母离婚时不存在“判给谁”的情况。
法律解析:
法律中抚养权的判定主要围绕未成年子女。子女年满18周岁成年后,就拥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能自行决定自身事务,不再需要父母基于监护和抚养目的决定跟谁生活。父母离婚时,成年子女可自行决定是与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还是独立生活。在父母离婚进行财产分割时,成年子女通常不参与。不过要是存在家庭共有财产等特殊状况,就要依照具体情况依法处理。如果在这方面遇到复杂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3-25 16:51:09 回复
咨询我
成年子女在父母离婚时确实不存在“判给谁”的情况。法律中抚养权的规定主要是围绕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年满18周岁)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能自主决定自身事务,无需因监护和抚养目的来确定跟随父母哪一方生活。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父母应明确这一法律规定,在离婚过程中尊重成年子女的自主选择权利,不将子女强行卷入纠纷。成年子女有表达意愿的自由,父母要给予充分倾听。
2.对于财产分割,如果涉及家庭共有财产,父母和成年子女应冷静客观,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合理处理,避免矛盾激化。
3.社会和家庭应给予成年子女正确引导,让他们知晓自身在父母离婚中的权利和义务,以理性成熟的态度面对家庭关系变化。
2025-03-25 16:3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