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上网表明逃逸者信息被公安机关锁定并进入处理程序。处罚分两种情况,未构成犯罪和构成犯罪。
若未构成犯罪,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还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禁考。
若构成犯罪,像造成一人以上重伤且负主责或全责,会以交通肇事罪论处。按刑法,肇事逃逸或有其他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建议逃逸者尽快自首,如实交代罪行,以此争取从轻处罚。
法律分析:
(1)肇事逃逸已上网表明逃逸者被公安机关锁定信息并进入处理程序。未构成犯罪时,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逃逸者会面临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能被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禁驾。
(2)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像造成一人以上重伤且负主要或全部责任,会按交通肇事罪处理。按刑法规定,肇事逃逸或有其他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3)逃逸者尽快自首并如实供述罪行,能争取从轻处罚。
提醒:
肇事逃逸后果严重,无论是否构成犯罪都将受法律制裁。面临此类情况,逃逸不可取,应尽快自首争取从轻处理,不同案情法律处理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若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逃逸者要做好接受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能被处15日以下拘留的准备,同时需明白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二)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比如造成一人以上重伤且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会以交通肇事罪论处。根据不同情节,量刑有所不同,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逃逸者应尽快自首,如实供述罪行,以此争取从轻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肇事逃逸上网代表逃逸者被公安锁定信息并依规处理。未构成犯罪的,依道路交通安全法,处2002000元罚款,可拘留15日以下,吊销驾照且终生禁考。
2.构成犯罪的,如致一人以上重伤且负主责或全责,按交通肇事罪论处。逃逸或情节恶劣,判37年;因逃逸致死,判7年以上。
3.建议逃逸者尽快自首,如实交代争取轻罚。
结论:
肇事逃逸上网后,未构成犯罪会面临罚款、拘留、吊销驾照且终生禁驾的处罚;构成犯罪则以交通肇事罪论处,逃逸情节不同量刑不同,建议逃逸者尽快自首争取从轻处罚。
法律解析:
肇事逃逸上网表明逃逸者已被公安机关锁定并进入处理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如造成一人以上重伤且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就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其中,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逃逸者主动自首、如实供述罪行,可依法争取从轻处罚。若你或身边的人遇到类似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