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实际工资情况:仔细梳理实际工资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等,同时收集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据,明确实际工资的发放状况。
(二)判断高低情况:实际工资高于合同约定,对劳动者有利,一般按实际工资认定。若低于合同约定,用人单位可能违约。
(三)采取应对措施: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按合同足额支付工资。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其能责令用人单位改正;也可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遇到劳动合同基本工资和实际工资不一样的情况,先搞清楚实际工资怎么构成、怎么发的,把工资条、银行流水这些能证明实际工资的东西收集好。
要是实际工资比合同里写的高,对劳动者是好事,一般按实际的来认定。要是实际工资低,单位可能违约了。
劳动者可以先找单位谈,让按合同给足工资。谈不拢的话,能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监察部门能要求单位改正,也能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仲裁机构会依规判定单位补工资差额。
结论:
劳动合同基本工资与实际工资不符时,需确定实际工资情况收集证据,依不同情形处理,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等手段维权。
法律解析:
当劳动合同基本工资与实际工资不一致,第一步要做的是明确实际工资的构成以及发放状况,同时收集工资条、银行流水等有力证据。若实际工资比合同约定的高,对劳动者是有利的,一般以实际工资为准来认定。但要是实际工资低于合同约定,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很可能违约了。劳动者此时可先和用人单位沟通协商,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足额发放工资。要是协商没有达成一致,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力责令用人单位纠正错误。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仲裁机构会依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判断用人单位是否需要补足工资差额等。如果在这方面遇到困扰或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劳动合同基本工资与实际工资不符,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实际情况并依法维护权益。
1.先明确实际工资构成及发放状况,积极收集工资条、银行流水等有力证据,用以证实实际工资数额。这是处理问题的基础。
2.若实际工资高于合同约定,一般对劳动者有利,通常按实际工资认定。
3.若实际工资低于合同约定,用人单位可能构成违约。劳动者可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友好协商,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足额支付工资。
4.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5.还可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机构会依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判定用人单位是否需补足工资差额等,以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1)劳动合同基本工资与实际工资不符时,关键在于确定实际工资情况并收集相关证据,像工资条、银行流水这类能明确实际工资数额的材料很重要。
(2)当实际工资高于合同约定,一般对劳动者有益,认定时往往以实际工资为准。
(3)若实际工资低于合同约定,用人单位的行为可能构成违约。劳动者此时有多种维权途径。可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友好协商,要求其依照合同约定足额发放工资。
(4)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力责令用人单位纠正错误。此外,还能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机构会依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判定用人单位是否需补足工资差额等。
提醒:
遇到劳动合同基本工资与实际工资不符情况,注意及时收集证据,根据具体情形选择合适维权方式,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