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到一万以上、三万以下,就算“数额较大”。不到两万的,通常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可能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
具体量刑得综合考量。像自首、立功这些情节,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要是有累犯等情况,刑罚可能加重。
司法机关会根据犯罪实际情况,包括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判刑。
2025-03-26 11:48:2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属“数额较大”,不到两万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综合多因素判定。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对于诈骗金额处于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这一区间,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若诈骗金额不到两万,通常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量刑幅度内,同时可能会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不过,具体量刑并非固定不变。像犯罪嫌疑人存在自首、立功、坦白、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积极情节,法律会给予从轻、减轻处罚的考量;相反,若是累犯等具有从重情节,刑罚则可能加重。司法机关会全面衡量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严格依法判处刑罚。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法律问题,或者对相关法律规定有疑问,欢迎随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专业的法律建议。
2025-03-26 10:08:49 回复
咨询我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属于“数额较大”,诈骗金额不到两万,通常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不过具体量刑并非绝对固定。
1.存在自首、立功、坦白、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会在量刑时得到从轻、减轻处罚的考量。这是因为这些行为反映出犯罪嫌疑人较好的认罪态度和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降低。所以犯罪嫌疑人应积极争取这些情节,主动向司法机关坦白罪行,积极退赃退赔获取被害人谅解。
2.若有累犯等从重情节,会导致加重刑罚。累犯体现出犯罪嫌疑人较高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司法实践中应严格认定累犯情节,准确量刑。
3.司法机关会全面综合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法判处刑罚。整个量刑过程要遵循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等原则,确保司法公平。
2025-03-26 09:26:1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明确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属于“数额较大”这一标准界定。在此范围内,若诈骗金额不到两万,通常量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具体量刑并非固定不变,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判定。具有自首、立功等积极情节,在法律层面体现犯罪嫌疑人较好的认罪态度和对案件的积极处理,所以可能从轻、减轻处罚。而累犯由于再次犯罪,显示出更高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因此会面临从重处罚。
(3)司法机关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从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角度全面考量,确保刑罚判处公平合理。
提醒:
涉及诈骗案件,量刑复杂。若遇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以便准确把握自身情况及应对策略。
2025-03-26 08:48:42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实施诈骗行为但金额不到两万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想争取从轻处罚,可主动自首,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二)积极立功,比如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为司法机关侦破案件提供帮助。
(三)做到坦白,真诚交代自己的犯罪经过。并且积极退赃退赔,尽可能弥补被害人损失,争取获得被害人谅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2025-03-26 07:02: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