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重庆法律咨询 > 璧山区法律咨询 > 璧山区刑事诉讼法律咨询 > 累犯情节较轻的可以不起诉吗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累犯情节较轻的可以不起诉吗

尹* 重庆-璧山区 刑事诉讼咨询 2025.03.26 09:18:49 483人阅读

累犯情节较轻的可以不起诉

其他人都在看:
璧山区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璧山区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法定不起诉中,强调的是犯罪嫌疑人不存在犯罪事实,或有明确的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况,累犯显然不符合此类条件,因为累犯是实施了犯罪行为且再次犯罪的。
(2)酌定不起诉要求犯罪情节轻微,可累犯因再次犯罪表明其犯罪情节并非轻微,不满足该条件。
(3)证据不足不起诉针对的是证据方面的问题,而累犯是已经有犯罪事实且再次犯罪,和证据不足的情况无关。

由于累犯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大,即便情节相对较轻,也通常不符合不起诉要求。

提醒:
若涉及累犯相关案件,因其情况复杂,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分析应对。

2025-03-26 13:24:27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执法机关而言,在处理涉及累犯的案件时,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准确认定累犯身份,不能因情节看似较轻就轻易忽视累犯这一重要情节,必须严谨按照程序推进案件。
(二)对于犯罪嫌疑人一方,如果认为自身情况存在特殊之处,有争取不起诉的可能,应当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如证明自身社会危害性降低等方面的证据,通过合法途径向执法机关反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由此可见,累犯通常不符合这些不起诉条件。

2025-03-26 12:41:51 回复
咨询我

通常,累犯不符合不起诉的条件。不起诉有法定、酌定和证据不足等情况。法定不起诉是嫌疑人没犯罪事实,或有不追究刑责的情况。酌定不起诉要求犯罪情节很轻,无需判刑或可免刑。证据不足不起诉是证据不够起诉条件。
累犯是犯过罪被判刑,刑罚结束或赦免后,法定期限内又犯罪的人。因其再犯风险大,不符合不起诉要求,一般要起诉追责。不过,具体案件会综合考量,但累犯即便情节轻也难达到不起诉标准。

2025-03-26 11:32:5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一般情况下,累犯不符合不起诉条件。
法律解析:
不起诉存在多种情形。法定不起诉针对的是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存在刑诉法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酌定不起诉要求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无需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证据不足不起诉则是因证据不充分不符合起诉条件。

累犯是曾因犯罪被判刑,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罪的罪犯。因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较大,不符合犯罪情节轻微等不起诉要求,所以通常应提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尽管具体案件会综合考量,但即便累犯情节相对较轻,也很难达到不起诉标准。

如果在实践中遇到涉及累犯及不起诉相关的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合法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2025-03-26 10:33:17 回复
咨询我

一般情况下,累犯确实不符合不起诉条件。

首先,法定不起诉针对的是没有犯罪事实或存在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累犯显然不属于此类。

其次,酌定不起诉要求犯罪情节轻微,而累犯因再次犯罪,表明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大,不符合这一要求。

最后,证据不足不起诉是证据不充分,但累犯既然已认定为累犯,说明证据足以支撑其前后犯罪事实,也不符合此情形。

解决措施和建议:
1.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对累犯准确认定并提起公诉,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2.对于存在争议的案件,组织专业法律人员进行研讨,综合多方面因素谨慎判断是否符合不起诉条件。
3.加强对累犯认定及不起诉标准相关法律规定的宣传,让公众更好理解司法实践依据。

2025-03-26 09:51:02 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1)关于犯罪主体方面,即犯罪人的身体,精神状况及职业情况,是否系未成年人,是否精神健全,是否具有特殊身份等。通常情况下,未成年犯、老年犯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犯罪人,在罪行本身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某些犯罪如果由特殊身份的人实施就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如利用教师身份实施猥亵儿童犯罪,即使只判处了拘役,也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2)关于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主观罪过(故意或过失)、犯罪动机等。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相对于故意犯罪可优先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对出于义愤、防卫或者因为紧急避险以及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等动机实施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一些动机卑劣的犯罪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3)关于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犯罪对象等方面。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被害人身心受伤害较小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犯罪手段残忍、被害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对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实施的犯罪,则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若犯罪后果未发生,或者已发生但在事后得到完全或者大部分弥补的,也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如预备犯、中止犯等。(4)关于犯罪客体方面,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越重要,对认定是否属于犯罪情节较轻,越要从严把握。例如,抢劫本身属于严重犯罪,具有持枪抢劫、入户抢劫等加重处罚情节的,即使同时具备其他从轻、减轻情节,整体上通常也不宜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相反,如果基本犯侵犯的法益不那么严重,那么,即使具备加重情节,在综合考量其他从轻情节、因素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

您好,针对您的该怎么认定犯罪情节较轻问题解答如下,犯罪情节较轻怎么认定(1)关于犯罪主体方面,即犯罪人的身体,精神状况及职业情况,是否系未成年人,是否精神健全,是否具有特殊身份等。通常情况下,未成年犯、老年犯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犯罪人,在罪行本身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某些犯罪如果由特殊身份的人实施就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如利用教师身份实施猥亵儿童犯罪,即使只判处了拘役,也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2)关于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主观罪过(故意或过失)、犯罪动机等。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相对于故意犯罪可优先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对出于义愤、防卫或者因为紧急避险以及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等动机实施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一些动机卑劣的犯罪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3)关于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犯罪对象等方面。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被害人身心受伤害较小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犯罪手段残忍、被害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对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实施的犯罪,则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若犯罪后果未发生,或者已发生但在事后得到完全或者大部分弥补的,也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如预备犯、中止犯等。(4)关于犯罪客体方面,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越重要,对认定是否属于犯罪情节较轻,越要从严把握。例如,抢劫本身属于严重犯罪,具有持枪抢劫、入户抢劫等加重处罚情节的,即使同时具备其他从轻、减轻情节,整体上通常也不宜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相反,如果基本犯侵犯的法益不那么严重,那么,即使具备加重情节,在综合考量其他从轻情节、因素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情节的意义情节作为犯罪构成的罪量要素,对于犯罪成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1979年刑法中,规定的大多是纯正的情节犯,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等概然性的规定给司法人员留下了自由裁量的广阔空间。在1997年刑法修订中,除保留了纯正的情节犯以外,增设了大量的不纯正的情节犯。不纯正的情节犯不象纯正情节犯那样概括,而是对构成犯罪的罪量要素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当然,这些现象也在刑法理论上引起了某些争议,例如这些构成要素在犯罪构成中的归属以及这些犯罪的责任形式的确定等。对此,应当从刑法理论上加以解决。在司法实践中,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严格地认定这些情节,正确地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1)关于犯罪主体方面,即犯罪人的身体,精神状况及职业情况,是否系未成年人,是否精神健全,是否具有特殊身份等。通常情况下,未成年犯、老年犯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犯罪人,在罪行本身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某些犯罪如果由特殊身份的人实施就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如利用教师身份实施猥亵儿童犯罪,即使只判处了拘役,也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2)关于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主观罪过(故意或过失)、犯罪动机等。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相对于故意犯罪可优先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对出于义愤、防卫或者因为紧急避险以及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抚养小孩、赡养老人等动机实施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一些动机卑劣的犯罪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3)关于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犯罪对象等方面。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被害人身心受伤害较小或者取得被害人谅解的犯罪可以考虑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而对于犯罪手段残忍、被害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对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实施的犯罪,则不宜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若犯罪后果未发生,或者已发生但在事后得到完全或者大部分弥补的,也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如预备犯、中止犯等。(4)关于犯罪客体方面,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越重要,对认定是否属于犯罪情节较轻,越要从严把握。例如,抢劫本身属于严重犯罪,具有持枪抢劫、入户抢劫等加重处罚情节的,即使同时具备其他从轻、减轻情节,整体上通常也不宜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相反,如果基本犯侵犯的法益不那么严重,那么,即使具备加重情节,在综合考量其他从轻情节、因素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评价为犯罪情节较轻。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帮信罪初犯情节较轻怎么判刑

    专业解答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中,若嫌疑人是初次违法,且行为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一般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要交罚金。在具体量刑时,法院会考虑各种因素,例如犯罪性质、情节严重程度、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还有被告的认罪态度等。如果被告能积极退赃、真诚悔罪并接受法律制裁,可能会从轻发落。

    2024.10.14 1061阅读
  • 诈骗罪犯罪情节较轻怎么判

    专业解答诈骗罪的判刑标准是:如果犯罪情节较轻,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还会处以罚金。如果存在诈骗金额较小、初次犯罪、自首立功等情况,通常会被视为情节较轻。但具体的量刑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犯罪人的悔罪态度、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以及其他相关情况,以确保判决结果公正合理。

    2024.10.06 1883阅读
  • 盗窃罪初犯情节较轻会被逮捕吗

    专业解答盗窃罪初犯且情节轻微者是否逮捕需综合考量。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较小,采取取保候审等措施足以预防再次犯罪,就不必逮捕。但如果证据确凿,可能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而且嫌疑人有逃逸、干扰证人等行为,就应该逮捕。总之,逮捕与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确保公正执法。

    2024.09.26 1212阅读
  • 犯帮助信息网络罪情节较轻多久可以出来

    专业解答在轻微情节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中,犯罪者可能会被拘留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或者被管束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具体的服刑期会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认罪态度等因素来综合决定。如果表现良好,有机会减刑或假释。

    2024.09.25 1457阅读
  • 能取保候审的是不是犯罪情节较轻的

    专业解答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能取保候审,通常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罪行轻重是一个考虑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到庭受审,同时保证社会安全。决定取保候审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个人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一些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没有逃跑风险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审是一种可行的措施。但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有逃跑风险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审可能并不合适。 此外,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个人情况也会影响取保候审的决定。例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健康状况、是否有固定住所、是否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等。 总之,取保候审是一种权衡利弊的措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决定取保候审时,需要遵循法律程序,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024.09.21 1445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还有疑问?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立即咨询